青海黄南热贡唐卡文化 家家作画 人人从艺

来源:人民网   2019/01/05

2018年8月8日,第四届中国·热贡唐卡绘制大赛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热贡广场拉开帷幕。 王梅摄 娘本画师指导学徒绘制唐卡。 娘本供图 青海省黄南州艺人制作贴金泥塑佛像。 阮元铖摄 青海省黄南州唐卡艺人制作刺绣唐卡。 王梅摄   在青海省同仁县隆务镇吾屯村,有一座古色古香...

手稿之美:巴金、莫言手稿欣赏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1/04

刘心武《班主任》手稿 巴金《随想录》手稿 莫言《透明的红萝卜》手稿   “因为改用电脑写作,久已不用笔墨,现在说是刊登作者手迹,就很生疏地写出这几个字。”在1992年华艺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红蘑菇》的“作者手迹”页,作家张洁用“笔”写下两行“字”。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经历了翻天...

徐悲鸿何以要骂《芥子园画谱》

来源:美术报   2019/01/03

清·光绪石印本《芥子园画传》   在20世纪著名画家中直接尖锐批判《芥子园画谱》的可能只有徐悲鸿。徐悲鸿对《芥子园画谱》大为不满:“尤其是芥子园画谱,害人不浅,要仿某某笔,他有某某笔的样本,大家都可以依样葫芦,谁也不要再用自已的观察能力,结果每况愈下毫无生气了。”   徐悲鸿何以要骂《芥子园画谱...

电子检索无法取代的工具书——读《中华通历》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1/02

  【读书者说】   与作家一样,学者的著作就是学者的本色代表。著作有着多种分类方法,学术界最看重的是高精尖的学术著作,只有这样的著作最能代表学者学术创造。学术工具书,通常不入学术评价的法眼,但任何学术中人,都离不开学术工具书。这是今天学界存在的众多悖论之一。编制工具书,需要大量人力与时间的投入。...

天津人艺复排大型津味儿话剧《闯江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9/01/01

  天津人民艺术剧院27日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最新排演的大型津味儿话剧《闯江湖》。   《闯江湖》是一部表现旧社会评剧艺人生活的话剧,由著名剧作家吴祖光根据爱人著名评剧表演艺术家新凤霞在旧社会时期天津“卖艺生活”的经历和所见所闻编写而成。一杆令人折服的笔,触动了艺术之魂,把生活气息描绘得浓郁、隽永...

40年,中国水墨点染出新传统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12/31

山水(国画) 91×68厘米 吴冠中   水墨是中国艺术的传统载体,也是中国当代的创作媒介。在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中国水墨从传统的单一形式发展成日益多元的繁荣格局,并逐渐进入跨文化的视野。也正是在这一历程中,中国艺术家通过不同阶段的探索与创造激活了传统,形成了对民族文化的回归和面对世界的自信,也...

从经典的剩余中解读艺术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8/12/30

  很多真正的、有内涵的、对人有影响的东西,都不在主要的历史陈述中,而是在历史陈述的剩余里。   我们在介绍书法作品时,一般会把作品的背景和这件作品与作者之间的关系作说明和解释。作者这个人如何,他的作品就一定是这个样子。但我则是抱着一种怀疑的角度来思考。晚清的刘熙载的《书概》里头提到怀素和张旭的...

文字的重量

来源:美术报   2018/12/29

  史载郭诩的人物画,内容多为历史人物故事,但面对此幅现藏于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的《秤书图》,我一时难以名状。运笔行云流水,人物、衣饰线条流畅。背景中,左上方淡竹与右面苍松在远近、朝向上呈呼应之情态,此两种植物也蕴寄雅意。   那日图书馆一文博杂志里看到明代郭诩绢本立轴之《秤书图》,不禁哑然而笑:...

《本草纲目全本图典》弘扬中医文化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12/28

  为了弘扬中医文化,纪念李时珍诞辰500周年,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主办的《本草纲目全本图典》新书发布会日前在北京举办。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所长陈士林主编的这套图典共20册、全彩精装,收录了人民卫生出版社组织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等单位的医药专家和学者,深入...

江寒汀《红雀新篁图》赏析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8/12/27

红雀新篁图(国画) 100×44厘米 1936年 江寒汀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   江寒汀(1903—1963),江苏常熟虞山镇人。原名荻、庚元,笔名江鸿、石溪,号寒汀居士。16岁从同里陶松溪习花鸟画,28岁开始卖画为生。中年流寓上海,曾任教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江寒汀是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