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环保观念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1/15

  塑料袋已经成了现代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之一,每次去超市或菜市场,很少没有不用塑料袋的人。古人去买东西用的大都是很容易分解和处理的东西,比如竹篮、稻草等,去街市上买鱼,携带一根稻草,然后穿在鱼的腮下就可以提回来了,这种方法在上世纪80年代还较常见,现在在一些偏僻的地方偶尔也能看到。除了用稻草,古人...

儒家的终极审判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1/01

  天安门广场的孔子像搬走了。悄悄的他走了,正如他悄悄的来,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然而,对我们而言,作为世界名人之首,中华文化的奠基者,人类文化的圣人,孔夫子在哺育中华民族及人类文明2500年后,依然不得出现在母国的广场上,怎能不令人思索!   今日要说的,是孔子为中国文化奠定的终极关怀方...

古人都有哪些通讯方式?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1/01

  烽火狼烟   “烽火”是统名,分指烟及火。《墨子·号令篇》“昼则举烽,夜则举火”。唐兵部《烽式》载“每岁秋前,别采艾蒿、茎叶、苇条、草节,皆要相杂,为放烟之薪。”这是“狼烟”的主要材料,当然也可以加点狼粪调味。而之所以叫狼烟,是因为唐末突厥、鲜卑这些民族崇拜狼,唐朝统治者也把他们比作狼,狼烟...

看孟子如何把脉职场难题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25

  职场“医方”一:   “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职场难题:事业要成功,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与行动。不少人在就业前抱着“骑驴找马”的心态,或者根本不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随便找了份工作应付。等时间长了,才发觉这工作根本不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也无法施展自己的能力,很难继续走下去,盲目中又硬...

《论语》里的婆媳相处之道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25

  现代社会中,婆媳关系其实应该看成是一种朋友关系。那么如何处理好这种关系呢?在《论语》中,孔子给出了很好的描述。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第一》   对于现代核心家庭的媳妇来说,婆婆来跟自己住在一起,虽然会增加一些麻烦,但总体上看还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哲思:大美为天地之言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25

   顾恺之是晋代著名画家,有一次,他从会稽山归来,家人问起会稽山的风景,顾恺之回答:“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顾恺之是画家,眼中所见皆是构图,有整体,有细节,有实,有虚,所言即是山水画一幅。以其美学修为,当时人赞叹其画:“其苍生以来未之有也。”   山川之美,在顾...

香文化断想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18

  一夜梨花,香文化骤起。时下概括中国香文化历程,一般说:“肇始于春秋,成长于汉,完备于唐,鼎盛于宋。”其实用香的“肇始”或可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晚期,而春秋时期的多部著作,只是对中原用香习俗,作出了记载。   应该说远古的用香行为,是从生理本能“肇始”的,即《周礼》所说的“除蠹物,以莽草熏之...

今天,我们怎样上“国学课”?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16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长宁区开元学校四年级“国学课”上,学生们大声诵读《论语》的“学而篇”。“老师,子是什么意思”,“孔子是位怎样的人”……课堂上,随着反复诵读,学生们不断有问题提出。   记者昨天获悉:从本学期起,长宁区在12所中小学、幼儿园试点“中华经典...

重阳:当你老了,两鬓斑白,我爱你依旧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16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畅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这首熟悉动人的歌曲响起,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重阳节。爱老、敬老是中华...

浙派古琴艺术节在杭州开幕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2017/10/13

  10月8日,古琴家徐君跃在艺术节音乐会上弹奏《西湖梦寻》。当日,第八届浙派古琴艺术节在杭州拉开帷幕,来自广陵派、梅庵派、泛川派、浙派的古琴名家齐聚一堂,将通过论坛、雅集、音乐会、讲座等,与古琴爱好者交流琴学艺术、发扬传统文化。新华社记者翁忻旸摄   10月8日,古琴家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