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阿拉善蒙古王爷府,历经400年沧桑,依然基本完好

来源:内蒙古民俗网   2019/06/26

  北京阿拉善罗王府   现存北京阿拉善王爷府,位于什刹海后海南岸迤西毡子房胡同,与恭王府东墙仅一路(府夹道)之隔,面积大概是恭王府一半,约3万平方米。不同的历史时期,这座王府曾被称作罗王府、塔王府及达王府。在阿拉善左旗档案馆有一件保存完好的皇帝谕旨,是清乾隆皇帝于1782年嘉赐阿拉善和硕特旗第...

桌子山岩画:古代游牧人的艺术珍品

来源:活力内蒙古   2019/06/10

  桌子山岩画位于乌海市境内桌子山东部,因其山顶平坦,远眺貌似桌子状,故此得名。主峰海拔高度2149.4米,其山势雄伟,巍峨壮观。 在桌子山脉诸多山沟的悬崖峭壁和沟畔石岩磐石上,残存着大量古代岩画,岩画学者梁振华先生将这一古代文化遗址定为“桌子山岩画”。在...

秦人的马文化

来源:甘肃日报   2019/06/04

发祥于甘肃的秦人,始终离不开马文化。 资料图 礼县甘肃秦文化博物馆展厅一角(资料图)   发祥于甘肃的秦人,始终离不开马文化。从非子封秦而为附庸,到其曾孙秦仲被周宣王封为大夫,再到秦仲的孙子秦襄公“攻戎救周”而为诸侯,以至嬴政统一六国,建立起君主专制的中央政...

用木刻画弘扬敦煌文化

来源:新华网   2019/05/08

新华社记者范培珅摄   5月6日,申洪杰在敦煌市沙州市场的工作室内雕刻敦煌木刻画作品《大漠驼影》。   2004年,三十多岁的申洪杰从湖南老家第一次到敦煌旅游,就被莫高窟精美绝伦的壁画震撼,当地的大漠风情、边塞文化也让他流连忘返。深思熟虑后,喜欢木...

草原上世代相传的烙印

来源:内蒙古新闻网-《内蒙古日报》   2019/05/05

  马烙印,打马印,蒙古语称“塔穆嘠”,是蒙古族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打马印历史悠久、影响广泛,是我国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智慧的结晶。马烙印与蒙古民族的牧马业管理、社会生活、风俗礼仪、文化艺术等有着密切的关联。具有民族特色的马烙印图案,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古老的打马印风俗礼仪在草原上传承千年。蒙古族牧...

木雕传技艺 古建焕新生

来源:新华网   2019/04/19

在江西省婺源县江湾镇汪口村,俞友鸿在查看一处古民居中的建筑构件   俞友鸿,“婺源三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出生于一个匠人家庭的他16岁时开始跟着师傅学习木工技术,用5年时间基本掌握了“婺源三雕”技艺的所有手法。俞友鸿耗时3年制作的...

又是一年春游季,看古人春游怎么玩?

来源:人民网   2019/04/12

     莺飞草长,一年之中最美的季节到来了,正是人们外出游玩,欣赏美景的大好时节。踏青的传统由来已久,在古时人们在清明前后外出游玩,赏景寻乐,体现了亲近自然,拥抱自然,品味自然的人文精神。   那么问题来了:古人春游去哪儿玩、怎么玩?今天就为您揭秘,也希望能对您即将展...

他是杀害杨靖宇的凶手,自杀前毒死妻儿

来源:探秘历史   2019/04/08

   杨靖宇的故事,从小就听老师讲过,依稀记得老师讲到动情处,早已经是泪流满面。杨靖宇这位英雄,他的名字也将永远存活在我们心中。   1905年2月,杨靖宇出生在确山县李湾村(今驻马店市)的一个农民家庭,原名马尚德,自幼家庭贫寒,家中母亲含辛茹苦将他抚养成人。在他18岁时,杨...

民国纸币上的姑苏美景

来源:收藏快报   2019/02/18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其古称“吴”,简称“苏”,又称“姑苏”“平江”等,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风景旅游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长江三角洲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有近2500年历史的苏州,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以及江苏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吴文...

沈阳故宫展示吉语纹饰清宫文物喜迎农历新年

来源:中国文化传媒网   2019/01/31

1月24日,“吉语迎春 清宫文物特展”在沈阳故宫开展。于海洋摄   “吉语迎春 清宫文物特展”24日在沈阳故宫开展,此次展览遴选了50余件带有吉语纹饰的清宫文物,通过对福、寿、喜、大吉等纹饰的展示、解读,让观众欣赏文物的细腻之美,了解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字历史,以及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民族精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