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

来源:人民日报   2022/10/24

世界卫生组织10月1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数已超6.18亿例,死亡病例数超653万例,今年以来全球死亡病例数已超百万例。当前全球疫情仍在高位流行,病毒仍在不断变异,这深刻警示我们,“躺平”不可取,“躺赢”不可能,坚持动态清零才能最大程度地避免疫情失控造成巨大损失...

世卫:上周每44秒有1人死于新冠!未来或需定期补打疫苗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9/09

虽然新冠疫情发生已经两年有余,但在世界范围内,其影响依然不容小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昨日,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超6亿,死亡病例超648万。 世卫总干事谭德塞当地时间9月7日在新闻发布会上称,上周每44秒就有1人死于新冠,而这些死亡大多数是可以避免的。他还指出,虽然全球报告的确诊病例和死...

教育孩子先以身作则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9/09

近日,熊孩子家长电影院踢人导致观众疑似脑震荡一事,在网上引发热议。据当事人反映,其观影期间,坐在后排的小男孩持续踢她的椅子20分钟,她转头制止,但均无果。最后一次制止时,小男孩的父亲用力踹椅子,致其后脑勺直接磕到椅背上,立时眼冒金星。散场后,她与对方一家四口沟通时,小男孩的父亲不但没有愧疚之意,还从...

人体是怎么散热的?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8/04

审稿专家:航空总医院急诊科主任 尹吉东,徐文婷 文 □张 叶 绘 俗话说“热在三伏”。7月16日起正式进入伏天,全国多地开启“蒸烤”模式。今年三伏长达40天,持续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引发中暑,这听起来“事小”,如若处理不当,很可能导致不可逆损伤,甚至死亡。 人是恒温动物,之所以能将体温...

身体真的会被气“炸”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8/04

审稿专家: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张茂运 徐文婷 文 □马宏亮 绘 一言不合就翻脸,一点小事就争执,一不顺心就暴躁……气性大的人,全身上下仿佛时时刻刻都燃烧着“小火苗”,一点就着。这把“火”,不仅会波及他人,更会摧残自己的身体。 早高峰,司机被乱“插队”的车气得怒不可遏...

疫情加剧全球“压力病”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7/06

受访专家: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减压中心主任 孙春云 深圳市精神卫生中心焦虑障碍科主任 周云飞 前不久,《柳叶刀》子刊《生物医学》刊文指出,慢性压力会导致慢性炎症,进而产生头痛、月经紊乱、心血管及胃肠道疾病等,大脑尤其容易受慢性压力的影响。“慢性压力会侵蚀全身健康。”两位专家在接受《生命时报》采访时表...

闭目养神,养的到底是什么?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7/06

受访专家: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眼科主任医师 张玉平 从古至今,“闭目养神”都是极受欢迎的养生法,简单易行,收效明显。中医学认为,“神”是人体生命活动和精神活动的总称,微闭双目的瞬间,精神内守,对心身健康助益极大。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常常让人劳力伤神、静不下心,闭目养神或可成为破解之法。 养生良...

补充氨基酸,注意速度和温度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6/20

临床上,氨基酸多用于低蛋白血症,以及存在蛋白质摄入不足、吸收障碍的患者,亦用于改善手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目前临床常用的复方氨基酸有20 多种,很多人在选择上不大讲究,药房有哪种就用哪种;还有人认为反正是营养药,剂量多点少点都无所谓。这是明显的不合理用药。尽管氨基酸注射液种类很多,但各有各的用途,使用...

每周锻炼两次,哮喘少发作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6/20

英国东英吉利大学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发现,促进哮喘患者参与体育活动的干预措施,可以显著改善他们的症状以及生活质量。 研究团队选取来自世界各地的25项独立研究,涉及1849名哮喘患者,分析他们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是否因干预措施而改变。分析结果显示,促进患者参加体育活动的干预措施,在增加他们的体育活动量、...

保护生态,防住未知病毒

来源:生命时报   2022/05/20

70%~80%的新发病毒源于动物,传播流行多与人类扩张活动有关。 受访专家: 武汉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病毒学研究所教授 杨占秋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副教授 陈捷亮 近年来,新发、突发的病毒性流行病似乎在增加,总让人担忧不知下一个要出现的病毒会是什么。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