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让步是一种修养 接纳是一种智慧

来源:光明网   2020/05/18

  《道德经》中有这样一句话:   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很多事情我们看到的只是表象,任何我们所认为坏的事情未必是坏事,在事情的另一面,则藏着我们看不见的影响。   而反之,好的一面也未必是好事,在你争先恐后去争夺人生繁华的同时,其实也被人生的繁华所禁锢,你也要承担繁华所...

《荀子》10句:高情商的人很注意10个细节

来源:儒风大家   2020/05/18

  《荀子》是战国时期荀子和弟子们整理或记录他人言行的哲学著作。   全书共分三十二篇,内容可谓博大精深,涉及哲学思想、政治理论、治学方法、立身处世、学术论辩、经济军事等。   今天,从《荀子》中找出10句名言,告诉你:高情商的人都是这样为人处世的!   1   君...

这两首古诗虽不出名 却让人回味无穷

来源:凯风网综合   2020/05/06

  诗词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不陌生的,甚至很多的著名诗词被人们所喜爱。但也有一些诗词虽然不是很出名,却写的惊艳动人,让人回味无穷。   第1首,《三垂冈》: 英雄立马起沙陀,奈此朱梁跋扈何。只手难扶唐社稷,连城犹拥晋山河。风云帐下奇儿在,鼓角灯前老泪多。...

《道德经》告诉我们生命的最佳状态是什么

来源:孔子学堂   2020/04/21

  《道德经》中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梲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道德经》中"功成身退"的思想在今天对许多人来说已经不太灵验,许多人认为它会使人失去积极的进取心,满足于现状,然而事实上,这里提出的"功成身退"其实仅仅是一种退...

《如梦令》中应是绿肥红瘦:堪称神来之笔

来源:凯风网综合   2020/04/21

  《如梦令》是李清照16岁时写下的一首千古名作,当时此首词轰动全京城。其中“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一句被历代人所称赞!   根据《尧山堂外纪》记载,“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   其实古代不乏神童,例如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便写下了《咏鹅》,“白毛浮绿水,红...

诗词集选:一曲旧词惊万梦 半瓯新雨煮千茶

来源:Delia常青藤   2020/04/20

  七律. 相思   帘外桃花墨蕊风,一池春水碧苍穹。   长河饮马斜阳树,栈道西关冷月宫。   阑倚红楼听雨泣,暗思妙笔卷书同。   姮娥掩泪深情苦,何处归期盼再逢?   七律· 叹红楼(新韵)   阆苑仙葩绛草身,红尘百态可怜人。   焚诗烧稿潇湘馆...

陆游的这首诗 短短4句却蕴含大智慧

来源:今日诗歌   2020/04/20

  由于古代文人大都具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丰富阅历,以及善于从人生遭遇中总结经验和找出客观规律,所以在他们的眼中,一些很平常的生活内容和自然景物,往往都会蕴含着大智慧,使人能够从中受到启示。如唐代诗人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不仅写出了杜甫登上泰山绝顶的情景,还揭示了立脚点高...

“离离原上草”里面说的“离”是什么意思

来源:子夏故坛   2020/04/16

  “离离原上草”出自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草·赋得古原草送别》,这是诗人的一首应试诗,原文云:“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是一首咏物抒情的诗,借咏“离离”之草而抒惜别之情。这首诗的主题,实际可精简为首尾两句:“离离原上草,萋萋...

《唐诗三百首》最后一首 你知道是哪一首吗

来源:今日诗歌   2020/04/16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是《唐诗三百首》的编选者蘅塘退士所说的一句谚语。姑且不谈这句谚语的可操作性,因为当中的“吟诗”可不是背诗,而是作诗。不过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唐诗三百首》是会陪伴着他从年幼走到年长,甚至走完一生。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金缕衣》,便是《...

《国学宝典》APP上架 为啥说她是科研帮手

来源:国学时代   2020/04/14

  对于很多学者和高校研究生来说,《国学宝典》网络版并不陌生,都知道她是一个超大型中华古籍全文检索数据库,近期,《国学宝典》试用版APP上架各大应用市场(IOS版正在压力测试,四月中旬上架),APP版是特别针对个人开发的应用,将会覆盖更多个体用户,为更多高校师生服务。   《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