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孕育了人,人滋养了城——《品读石家庄》读后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6

  一城,一人,一书。当这三个元素一起出现在眼前的时候,我是好奇的。   这真的是一本令我好奇的书。   2007年,我跟书的作者孙万勇先生以一部文献纪录片《石破天惊》相识。当时我是这部为纪念石家庄解放60周年创作的文献纪录片的总编导,孙万勇是石家庄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从此我与他结缘,更与这座城...

古籍文献中的北京岁时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12/25

  北京,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早在先秦时期,今天的北京地区就建有一座名为“蓟”的都邑,也就是西周、春秋时期的燕国都城。秦灭燕后,蓟城虽然失去了都城的地位,却仍是北方的一座核心城市。由汉至唐,因而未改。五代时期,幽蓟之地入北,辽太宗以之为南京,号为幽都府,后改称析津府,又称燕京。金朝灭掉辽和北宋后,鉴于...

《蒋子龙文学回忆录》出版

来源:文艺报   2018/12/24

  12月18日,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中国作协名誉副主席、“改革文学”代表作家蒋子龙被授予改革先锋称号。2017年,蒋子龙将自己的文学创造之路汇集成一部作品《蒋子龙文学回忆录》。日前,该书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   蒋子龙的作品致力于改革者形象的塑造。1979年,他创作并发表短篇小说《乔...

读丰子恺散文集《简单甚好》:静水流深 至简至真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3

作者:丰子恺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0月   本书精选丰子恺的经典散文40篇,分五卷展现生活的五个侧面,从孩子们的日常到猫猫狗狗的闲趣,从到山中去的雅情到在人海中静观的领悟。看似描绘生活的闲情雅趣,却抒写了丰子恺清心自在的人生哲学。透过喧嚣世界的表象看透生活的本质,...

一部明式经典家具的生命史——沈勤和他的《明式经典家具文化研究》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22

《明式经典家具文化研究》(修订版) 沈勤 著 云南科技出版社 黄花梨带抽屉榻几 图片选自《明式经典家具文化研究》   天哪,6公斤重!吓我一跳,没错,确实有这么重。   读了几十年书,我还是第一次捧读一部由上下两册组成、分量如此之重的著作。这部90多万字、有插图近千幅的皇皇巨著,叫作《明式...

重读朱东润先生《宋话本研究》

来源:文汇网   2018/12/21

▲朱东润先生晚年读书留影   朱先生辩证地指出,宋话本当然不能和陆游诗、辛弃疾词那样的大作家相比,但完全可以与一般的宋代优秀文学媲美。我们在评估宋代文学的总体成就时,不能无视宋代说话人和书会才人的贡献。我多年来致力于宋元话本的校注,反复阅读,越来越感到宋代说话人和书会才人的贡献,他们对中国小说的重...

《红楼梦》中的女子“诗教”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8/12/20

  我们一讲“诗教”,首先想到的就是《诗经》教育。其实不仅仅是《诗经》,更不仅仅是小子、文士的专属教育,诗歌教育已历承千载,而女子的诗教更是在古代男权系统下奋力生长的生命力量。《红楼梦》是微观清代社会高门大族、市井百姓生活面貌的集大成之作,更是反映明清之际,女性诗歌教育的绝佳典范。从红楼女子的诗教,...

社会结构转换背景下的新工业版画

来源:美术报   2018/12/19

  我从小生在武钢、长在武钢,对工业很了解。当时的工业版画就是工人们的业余爱好,更是他们美好生活和精神世界的一种体现。由于后来有专业人士进行辅导创作,而且版画便于复制和宣传,就有了“工业版画”这么一说,这和专业人画工业题材的画有很大的区别。当时的工人是社会的主体,所以他们的任何一个行为都充满着内在的...

品左公家书 享左氏家风

来源:长沙晚报   2018/12/18

  品左公家书 享左氏家风   徐志频携新书来长沙现场解读   近代史上名扬天下的“曾左”之一左宗棠留下的家书内容怎样?家书里左氏关于教子、为学、做人等,有些什么独到的思想?12月15日,被誉为国内研究左宗棠“第一人”的知名作家徐志频,携其新书《左宗棠:家书抵万金》来长,以新书分享会的方式为现场...

听,笔墨里飞扬的歌

来源:光明日报   2018/12/17

  笔墨有精神,镌写历史的脚印;画里有容颜,描绘时代的风华。   1978―2018,40年。   沿着春风拂过的道路找寻,有醒目的数字、清晰的大事记,而最感性、最诗意,能一下子撞击胸怀的,莫过于艺术创作了。   改革的春雷声声,开放的春潮涌动。艺术家用最敏感的心,感知民族的命运,把握时代的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