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是冬季的第一個節(jié)氣,表示冬季開始。立冬之后,寒冷將如約而至,樹木開始凋零,多地將被皚皚白雪覆蓋,刺骨寒風(fēng)也會一陣陣來襲。
“立,建始也,冬,終也,萬物收藏也?!弊怨乓詠恚⒍褪侨藗兎浅V匾暤墓?jié)日。史料記載,立冬與立春、立夏、立秋合稱“四立”,在古代社會中是個重要的節(jié)日,這一天皇帝會親率三公九卿到北郊行“迎冬”之禮,并有賜群臣冬衣、矜恤孤寡之制。而民間的寒衣節(jié)、豐收節(jié)以及冬學(xué)、拜師活動,也在冬季舉行。
在我國古代,有很多描寫立冬節(jié)氣的詩詞,讓我們通過這些詩詞,看看古人眼中的冬天是怎樣一副美麗景象,“立冬”有怎樣的味道。
《立冬》
唐·李白
凍筆新詩懶寫,寒爐美酒時溫。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滿前村。
【賞析】立冬之夜,筆墨都凍涼而懶于寫新詩,一個小爐,溫一壺美酒,醉看點(diǎn)點(diǎn)墨花,好似那一地的雪花竟是月光一般。筆墨之下透露出詩人的思鄉(xiāng)戀鄉(xiāng)之情。
《詠廿四氣詩 立冬十月節(jié)》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輕冰淥水漫。
蟾將纖影出,雁帶幾行殘。
田種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雞投水日,化蜃不將難。
【賞析】前幾句寫天寒水凍,月影瘦、雁南飛,作物收獲,寒衣制成。后兩句則是典故,古代將立冬分為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凍;三候雉入大水為蜃。”所謂“雉入大水為蜃”即指野雞一類的鳥鉆入水里,變成大蛤(河蚌類)了。
《立冬》
元·陸文圭
早久何當(dāng)雨,秋深漸入冬。
黃花獨(dú)帶露,紅葉已隨風(fēng)。
邊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籬門日高臥,衰懶愧無功。
【賞析】立冬時,一般還不太冷,我國古時民間習(xí)慣以立冬為冬季的開始,正如此詩所寫“秋深漸入冬”,這里的冬天在秋冬交替之際,既有秋的黃花、紅葉,又有冬的寒冷衰懶。
《立冬日作》
宋·陸游
室小財容膝,墻低僅及肩。
方過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積篝爐炭,銖稱布被綿。
平生師陋巷,隨處一欣然。
【賞析】陸游這首詩作于晚年退居山陰期間。詩歌寫了一位衰翁立冬時節(jié)的生活窘境及其樂觀態(tài)度。這首詩自然平實,前六句用夸張的手法極寫時至立冬,屋陋用簡的生活窘境,為尾聯(lián)樂觀面對生活的態(tài)度翻轉(zhuǎn)做了充分的鋪墊。
《立冬》
明·王稚登
秋風(fēng)吹盡舊庭柯,黃葉丹楓客里過。
一點(diǎn)禪燈半輪月,今宵寒較昨宵多。
【賞析】秋風(fēng)吹盡,黃葉丹楓,好一片荒涼的景象。今宵寒,點(diǎn)一盞禪燈,遙看半輪明月,似比昨夜更寒。立冬之時,猶是寒冷至,已到添衣時。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華老,寒隨雨意増。
山頭望樵火,水底見漁燈。
浪影生千疊,沙痕沒幾稜。
峨眉欲還觀,須待到晨興。
【賞析】該詩淺顯易懂,通俗白話。詩人寓情于景,由景觸情。在這首詩中,沒有清麗雅致的詞藻點(diǎn)綴,也沒有用許多的典故襯托。只是立冬之日描繪了在船上所見的初冬夜景,情哀景涼,句句凝結(jié)著幽婉與淡淡憂傷,尤其是末尾一句,含義深長。
《立冬即事二首》
宋·仇遠(yuǎn)
?。ㄆ湟唬?/p>
細(xì)雨生寒未有霜,庭前木葉半青黃。
小春此去無多日,何處梅花一綻香。
?。ㄆ涠?/p>
奇峰浩蕩散茶煙,小雨霏微濕座氈。
肯信今年寒信早,老夫布褐未裝棉。
【賞析】第一首詩意在寫景,細(xì)雨生寒,草木青黃,春去冬來,獨(dú)聞一綻梅花香。寒冷之節(jié)也能生出好心情??傻诙自姽P墨一轉(zhuǎn),而言“老夫布褐未裝棉”,從中可以看出生活的貧苦,片語之中流露出詩人的愁苦心情。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釋文珦
吟行不憚遙,風(fēng)景盡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氣始交。
飲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歸去須乘月,松門許夜敲。
【賞析】從題目可以看出,此詩作于立冬之時,是對野外漫步行吟之感。此時正是秋冬交互之際,乘月外出游玩,雖說風(fēng)景盡少,但卻別有一番趣味。
《立冬前一日霜對菊有感》
宋·錢時
昨夜清霜冷絮裯,紛紛紅葉滿階頭。
園林盡掃西風(fēng)去,惟有黃花不負(fù)秋。
【賞析】立冬的前一日,清霜冷絮裯,紅葉滿階頭,園林盡掃,唯有黃花不負(fù)秋。這是秋天的最后一日,立冬的前一天,詩人對菊有感,滿腹愁腸。
《立冬節(jié)齋宿竹宮悼姚高士》
宋·程公許
金鯽魚猶涵藻澗,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轉(zhuǎn)眼皆泡幻,勘破須饒老作家。
【賞析】這是一首哀悼詩,詩人在立冬寒冷之時,想起故人,嘆人生如夢幻泡影,一切成空,人不在側(cè)。而在懷故人之時,也在思家,情懇懇,意切切。
(綜合:新華網(wǎng)內(nèi)蒙古頻道 圖:新華網(wǎng) 石毅 攝)
原文鏈接:http://www.nmg.xinhuanet.com/xwzx/2018-11/07/c_1123671447.htm
【責(zé)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