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流傳很廣的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說再見”。這句話其實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似乎也無需為之焦慮。
因為時代拋棄任何人的時候,都不會說再見。
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每個人都在逼自己變得優(yōu)秀:
城市里的末班車;
周末里咖啡店的一隅;
路上步履匆匆拿著公文包的行人
……
都好像可以看到我們自己的身影。
“好焦慮啊”成為了我們的口頭禪。
越來越多的人,都生活在焦慮之中。
每個人都好像變成了陀螺不停地旋轉,好像只有這樣才能不被別人落下。
我們不顧一切地向前奔跑,只為了擁有一個“標配”的人生。
當我們停下來的時候才發(fā)現,真實的自己早已經被丟掉。
前段時間最轟動的新聞之一,是摩拜單車的收購新聞。
80后創(chuàng)始人胡瑋煒從一名記者到互聯網創(chuàng)業(yè)者,用了三年時間,累積了15億的財富。
80后、三年、15億,幾個關鍵詞就將“同齡人正在碾壓你”的氣勢直接推至了輿論的視野。
恰好最近又出現一個熱議話題“30歲年薪20萬算不算很失敗”,這句話和“80后身家15億碾壓同齡人”簡直可以湊成一副對聯了。
不得不說,這世上有種最好販賣的焦慮就是“你不夠好”。
例如,一開年,羅振宇的跨年演講就將“原地踏步等于退步”的焦慮拋給大眾。
在這樣的氛圍之下,讓人完全不好意思再提什么“歲月靜好”。
“你不夠好”這種焦慮直指羞恥感。
羞恥感是最容易和人品聯系起來的感受,如果我們不小心做錯了事,可以為此內疚,但如果開始感到羞恥,就會覺得自己整個人都是不好的。
它激發(fā)的不是比較后改變的動力,而是讓人進入比較后被貶低的狹隘。
Part
1
30歲左右,你開始擔心什么?
很想邀請大家一起來觀看,20-30歲正常的焦慮是怎樣的。
知乎上有一個熱門回答:有哪些事是在你接近30歲時,才開始在意和擔心的?
總結了一下用戶馮骕的回答,當時擁有騰訊穩(wěn)定工作的他,在擔心以下事情:
發(fā)自內心交往的朋友越來越少
社交活動減少,更愿意待家里
不再那么在意領導的看法,陷入迷茫:什么樣的我,才是更好的我
發(fā)現父母越來越依賴自己
不那么喜歡嘗試新鮮事物
睡眠時間越來越長,睡眠質量越來越差
消費帶來的快樂變得稀少而高價
忘記自己的生日
不斷焦慮:我會一直做一件事,還是會做不同的事
他的回答真實得很有質感,也很有代表性,道出了臨近30歲的真實反思:
你對自己有一些了解,但還未足夠了解,而感到時間對自己有種催促感。
這是正常的焦慮——并非所有的決定,都有十足把握,但放棄又還遠遠未夠,帶著不確定感繼續(xù)嘗試和探索。
Part
2
比焦慮更重要的,是擁有這些能力
我們究竟應該具備什么能力,才不至于被人拋之身后?
在這個問題上,我對于尤瓦爾·赫拉利(《人類簡史》《未來簡史》作者)的一場訪談印象深刻。他談到了兩點:
第一,我們身處信息洪流之中,需要的是使海量信息產生意義的能力。
第二,不要學習技能,而要學習靈活性。
這讓我想起,焦慮最容易出現在我們的個人空間被擠壓的時候。
有一次,一位女士向我談起她最近參加的同學聚會。
曾經一個并不起眼的男生,變成了擁有自己的公司、財富過人的同齡人。
她很失落,同樣是10年,為什么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如此之大?
這種比較以排山倒海的氣勢,擠壓她的個人空間,看不上自己目前所擁有的生活。
也有創(chuàng)業(yè)者分享,在一次行業(yè)年會上,看到曾經那個跟著她實習的小女生,進入大公司三年時間成為資深產品經理;
在眾人包圍下自信從容地社交,自己的資歷、頭銜一時間顯得岌岌可危,不知道這個時代是不是真的會顛覆性否認掉自己的。
這個時候,如何理解自己的生活和應變能力,顯得尤為寶貴。
在如今的生活中,我們隨時被碾壓的聲音環(huán)繞,有人會告誡你,原地踏步等于后退;
張泉靈也擲地有聲地說,時代拋棄你的時候,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說;
小區(qū)里賣煎餅的阿姨,月入兩萬;
公園里的大爺,也會理直氣壯地評價,月薪一萬等于要飯。
這些聲音必然是有沖擊的,但是面對它們的反應,卻是屬于我們自己的。
有些人會快速的調整,知道自己一時以偏概全,能快速回歸到自己的節(jié)奏中;
有些人會覺得突然面臨了不可解決的問題,甚至來不及嫉妒,就陷入深深的失落。
Part
3
20-30歲:建設自己的“身份資本”
你愿意為自己投資什么呢?
時間、金錢、還是更多的可能性……
臨床心理學家Meg Jay在TED演講中,提到她的第一個來訪者,一個20多歲的姑娘。
當時這個姑娘在談一場愚蠢的戀愛——對方人不怎么樣,但她也無所謂,想著尚且有大把青春。
而Meg也沒當回事,直到她的督導提醒她:
她不嫁給這個傻瓜,以后也會嫁個另一個傻瓜。
Meg這時才醒悟:
20-30歲的確是人生發(fā)展的關鍵期,我們并不能等到30歲來臨,才開始為自己考慮一些重大的事情。
有大量的數據在告訴我們,20-30歲可以起到某些關鍵性的作用。
例如:
人生80%的決定性時刻,發(fā)生在35歲;
事業(yè)前十年的發(fā)展對今后的收入有很大的影響;
在30歲左右,大多數人開始選擇和伴侶結婚或者同居;
20-30歲的性格改變要遠遠多于其它時期。
當Meg列舉出這些數據,她提出了一個詞,叫“身份資本”:
認為20-30歲最應該去做的就是增加身份資本。
“身份資本”是我們對自己的投資,用來增加自身價值的事情,方方面面的投資積累起來,會影響我們整體的發(fā)展。
它包括了:
我和怎樣的人交朋友;
我在從事怎樣的工作;
我的戀人/伴侶是怎樣的;
我是如何照顧自己的。
身份資本的投資,非常強調選擇。
舉個例子,如果你不滿意曾經長大的那個家庭,那現在是你可以選擇家人的時候。
但是隨便抓一個來結婚是行不通的。
婚姻是理智的選擇,是想和誰一起生活而不是湊合。
很有趣的是,身份資本的建設,幾乎都是從“我不需要”開始的。
第一,我不需要做自己的討厭的事情。
如果你知道你討厭一些事情,做這些事會浪費你的時間和天賦,應該想方設法停止。
比如,對不喜歡的工作,你甚至都不愿意出現,或者向別人展示你的工作。
對于你向往的領域和職位,有可能目前能力還不具備,那么可以通過學習,讓自己具備一種資本——我在做自己喜歡的事。
這不僅是對目標的選擇,同時也會讓你重新去串聯自己的人際網絡,發(fā)現一些過去沒有留意到的機會。
第二,我不需要只做享受的事。
可能我們都會面臨一個有些殘酷的事實:
有一些玩樂,只是打發(fā)時間,而不是有價值的投入。
這就要去評估一下,你正在享受的事情,和你的目標是否相差甚遠?
例如,當一個人花了很多時間和朋友聚會,但更想實現的目標是在工作上更有成就,這些享樂的時間就需要調整。
又例如,當需要存錢完成一些目標,卻發(fā)現自己“手漏”,總是把金錢花費在一些無法實現目標的事情上,這種享樂也需要調整。
第三,我不需要只有熟悉的朋友。
和上一點有些類似的是,熟悉的并不等于值得的。
這并不是在朋友的選擇上有功利心,而是值得交往的朋友,通常是可以在長時間內彼此支持的朋友。
比如,你的緊急聯系人,能填上的朋友;
如果家人去世了,你會打電話給ta的那位朋友;
當你沮喪時你最能信任的、最想見到的朋友……
這一些朋友關系,可能最讓人享受的是質量而不是數量。
身份資本,是一種把危機轉化為資本的方式。
當我們開始去考慮這些問題,就不再僅僅是盯住焦慮不放。
對所有在20-30歲,包括30歲以后還在努力提升自我價值的人,這些資本會成為不被拋棄的能力。
最后,想起來一句近期流傳很廣的話“時代拋棄你的時候,不會說再見”。
這句話其實是一句正確的廢話,似乎也無需為之焦慮。
因為時代拋棄任何人的時候,都不會說再見。
原文鏈接:http://culture.kaiwind.com/hot/201804/23/t20180423_6331609.shtml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