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巴彥淖爾歌舞團演出舞蹈《周總理到包鋼》。
1979年,內蒙古藝術學校馬頭琴專業(yè)的學生在老師敖特根的指導下認真學習。
1980年,內蒙古藝術學校舞蹈專業(yè)二年級的學生在老師梁素茹的指導下,進行基本功訓練。
1988年5月,呼和浩特市舉辦了青年文化藝術節(jié),進行座談與交流,書法家揮毫潑墨,精湛技藝博得陣陣掌聲。
1965年3月,鄂托克旗“烏蘭牧騎”在春節(jié)前帶著樂器深入牧區(qū),為牧民演出,一起歌唱,歡度佳節(jié)。
1956年,內蒙古歌舞團在張家口排練鄂倫春舞蹈。
1972年,四子王旗“烏蘭牧騎”深入部隊演出。
1996年12月,第三屆呼和浩特市新聞工作者中國象棋賽開賽。
2016年6月,“舞悅星光—內蒙古自治區(qū)舞蹈表演拔尖人才專場演出”在烏蘭恰特大劇院上演。
2017年,呼和浩特市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代表性剪紙傳承人崔霞教授同學們剪紙技藝。
2000年8月,“心連心”藝術團走進包頭市,獻上精彩的演出,豐富了人們的文化生活。
2012年6月,呼和浩特市市民從寫有慶?!暗诰艑弥袊让晒挪菰幕?jié)”的大型廣告牌前走過。
70華誕,70歷程,美麗的草原喜慶祥和,人們載歌載舞表達心中的喜悅。
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和諧是民族團結的重要保障。內蒙古自治區(qū)的民族文化源遠流長,建國初期,內蒙古創(chuàng)立了面向基層群眾的“烏蘭牧騎”,成為全國文藝界的一面旗幟。改革開放以來,文化大區(qū)、文化強區(qū)戰(zhàn)略的實施,實現(xiàn)了文化大發(fā)展大繁榮。進入新世紀以來,草原文化深入人心,中國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與民族文化完美融合,以實際行動踐行習近平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時的囑托——“守好家門,守好祖國邊疆,守好內蒙古少數(shù)民族美好的精神家園”。守望相助,內蒙古自治區(qū)各族人民擰成一股繩,以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思想,共同創(chuàng)造美好生活。(圖片為內蒙古日報社資料圖片)
【責任編輯: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