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齐白石的绘画艺术 勿以画价论短长

来源:美术报   2019/01/12

齐白石 石门二十四景之棣楼吹笛图 34×45.5cm 册页 纸本设色 1910年 辽宁省博物馆藏   齐白石与吴昌硕、潘天寿、黄宾虹并称为中国近代画坛四大家。近期,美术报刊发了一组评论——《吴昌硕的画价为什么高不过齐白石》一石激起千层浪,该文在许多媒体广为传播。为此,笔者也颇有感触,谈谈自己的观点...

“宝藏奶奶” 和童心世界

来源:北京晚报   2019/01/11

  一切朴素和丰富是地里长出来的东西。你可以怀疑一切,却不能怀疑土地。   打开蔡皋的散文集《一蔸雨水一蔸禾》,就知道为什么有人称呼她为“宝藏奶奶”。毋庸置疑,这是一本散文集,但当你翻开书,发现这又不仅仅是一本散文集,里面还有蔡奶奶的绘本。蔡奶奶用文字描述一朵花的模样时,她会将这朵花画出来给你瞧,...

英雄精神和人性光芒的文学书写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1/11

  英雄是个大词。它赋予写作者厚重的思想底色,唤起读者关于崇高美的审美期待;但同时,它也给写作者提出挑战。人们呼唤英雄、期待英雄、赞美英雄,为英雄的精神所感动,为英雄流泪,但人们也拒绝那些虚假的英雄书写。书写英雄为什么会虚假?原因就在于,要么神话英雄,要么架空英雄,要么绑架英雄。这样的英雄书写,不仅...

饮食进化史

来源:北京日报   2019/01/11

  纪录片《风味人间》又火了,制作人还是那位最会吃、最懂吃的陈晓卿;与很多年前那部《舌尖上的中国》一样,每集播出时,都勾引得很多人一边吞着口水,一边欣赏着片中的美食、文化,同时在内心,泛起自己生活相关的丝丝缕缕的情感与记忆。   巧的是,数年前《一饭一世界》首次出版时,恰逢《舌尖上的中国》热播,人...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赏析

来源:北方新报   2019/01/11

  ◎淑章谈古诗词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马致远。致远是他的字,号东篱,不知他的名叫什么。汉族,元代著名戏曲家,元大都(今北京)人;也有人说,他是河北省东光县马祠堂村人。他与关汉卿、郑光...

毛泽东诗词中对中国古典诗词引用、化用和借鉴

来源:中华读书报   2019/01/10

  写古典诗词,不能不涉及到用典的问题。毛泽东作为诗词大家,在他的诗词中用典处甚多,足见其深厚的国学和古典诗词功底。诗词中除引用历史掌故、传说、成语、民歌之外,引用最多的就是前人诗词句子,多达几十处。我们这里仅对其引用的部分古典诗词做些对比分析,看其是如何批判性地吸收、继承,以及创造性地发展和超越古...

“徐志摩花园”在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公众开放

来源:光明日报   2019/01/09

  2018年8月10日,在英国剑桥大学,刻有徐志摩《再别康桥》诗句的诗碑矗立在“徐志摩花园”入口。   当日,坐落于剑桥大学徐志摩诗碑旁的“徐志摩花园”在第四届剑桥徐志摩诗歌艺术节上正式向公众开放。这是剑桥大学历史上第一座修建在校园内的中式花园。   新华社发(史蒂芬·程摄)   原文链接:...

董其昌:屋顶上画马车

来源:文汇网   2019/01/08

  作为中国书画史上承前启后、影响巨大的一代书画大师,董其昌集前人之大成,翻开了文人画创作的新篇章。这位书画大师身后的是是非非,几百年来可谓争执不断。2018年12月7日,“丹青宝筏——董其昌书画艺术大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一时观者云集,这也是大陆举办规模最大的董其昌艺术大展,向世人全面展示了董其昌...

《百年方成》:从百年漫画说起

来源:中国文化报   2019/01/07

武大郎开店(漫画) 方成   新中国漫画出现过两次高峰,第一次高峰在1956年,那年12月,“第一届全国漫画展览会”在北京举行。这是对新中国的漫画家创作成果的一次检阅。在这届全国漫画展览会上,共展出147位漫画家的312件作品,而方成的《虎皮骑士》《活动的“国防线”》等10幅漫画,以及他与钟灵合作...

书法——从字里行间挖掘“隐藏项”

来源:美术报   2019/01/06

唐颜真卿祭侄文稿(局部)28.3×75.5cm行书23行共234字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如何欣赏一幅经典的书法作品?不外乎:作者介绍、创作背景、作品的点划线条、空间结构、神采意味这几方面。欣赏书法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而解读其背后的故事,更仿佛掀开一层神秘的面纱,其中的关系耐人寻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