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公”一詞最早見于《漢書·王莽傳》,書中記載:“齊郡臨淄縣昌興亭長辛當(dāng)一暮數(shù)夢,曰:‘吾,天公使也?!薄逗鬂h書·南匈奴列傳》:“以私己福,口蔑天公。”《晉書·五行志》京口民謠:“昔年食白飯,今年食麥麩。天公誅謫汝,教汝捻嚨喉?!崩咸鞝斠辉~最早見于明末歌謠《老天爺》:“老天爺你年紀(jì)大,耳又聾來眼又花。老天爺你年紀(jì)大,你看不見人來聽不見話。殺人放火的享盡榮華,吃素看經(jīng)的活活餓殺。老天爺你不會做天,你塌了吧!”(清艾衲居士《豆棚閑話》)
天公(資料圖圖源網(wǎng)絡(luò))
漢代大儒董仲舒是第一個將自然之天人格化的學(xué)者?!洞呵锓甭丁吩疲骸疤煲嘤邢才畾?,哀樂之心”,“人之形體,化天數(shù)而成;人之血?dú)猓熘径?;人之德行,化天理而義;人之好惡,化天之暖清;人之喜怒,化天之寒暑;人之受命,化天之四時。”本來是自然現(xiàn)象的“天”,就成了有感情意志、能對人發(fā)生影響的老天爺。明代學(xué)者郎瑛《七修類稿》更是提出“人身一小天地”的觀點(diǎn),并解釋道:“天形圓而在上,人之首圓而應(yīng)之;地形方而在下,人之足方而應(yīng)之;四時運(yùn)于表,四肢應(yīng)于外也;五行處于里,五藏應(yīng)于內(nèi)也?!闭f明至少在漢代,中國人就有了天公或者老天爺?shù)挠^念,人跟天在外形上具有某種相似性。
天是一個很古老的概念。甲骨文中的天字和金文中的天字字形基本固定。羅振玉、王國維都認(rèn)為,天字下面的字符象人形,上面的圖形是上字,像人之顛頂。天的最初含義就是“人之上即所戴之天”。最初天字并不含有神的意思。張桂光先生對甲骨文的“天”觀念進(jìn)行過專門研究,他寫道:“‘弗病朕天’的‘天’用的是字的本義,指人的頭頂;‘天邑商’,‘天庚’‘天’用的是引申義,指高、上?!薄坝纱丝梢?,‘天’字在殷人的頭腦里壓根兒就沒有至上神的觀念,殷人是只尊帝不尊天的!”(張桂光《殷周“帝”“天”觀念考索》,《華南師范大學(xué)學(xué)報》1984年第2期)郭沫若在《先秦天道觀之進(jìn)展》中也指出:“卜辭稱至上神為帝,為上帝,但絕不曾稱之為天?!?/p>
天(資料圖圖源網(wǎng)絡(luò))
但是到了周代,天開始具有了神的意思。高鴻縉《毛公鼎集釋》:“殷時以帝代天神,周初始以天代天神?!薄对娊?jīng)·唐風(fēng)·鴇羽》曰:“肅肅鴇羽,集于苞栩。王事靡盬,不能蓺稷黍。父母何怙?悠悠蒼天,曷其有所?”因無法種黍稷,不能養(yǎng)爹娘,便問老天爺:“何時回家鄉(xiāng)?”蒼天已是神靈。楚辭中有《天問》,屈原心目中的天,已經(jīng)是一個自然、神靈和道理集合的概念。所以他會問道:“天極焉加,八柱何當(dāng)?”“授殷天下,其位安施?”“薄暮雷電,歸何憂?”在屈原看來,天是全知全能、無所不通的,所以能夠回答所有的問題。
這就產(chǎn)生了一個問題:既然已有稱為“帝”或“上帝”的神,為什么還會出現(xiàn)叫做“天”或天公的神呢?
古代社會祭祀是國之大事,祭祀異常興盛和發(fā)達(dá)。祭祀是以官為主導(dǎo)的,而民則處于次要和被動的地位?!对娊?jīng)·周頌·雝》是一首描寫祭祀祖先的詩,有人說是祭祀大祖后稷,也有人說是祭祀文王和武王的。其詩云:“有來雝雝,至止肅肅。相維辟公,天子穆穆。于薦廣牡,相予肆祀?!敝車T侯助祭,中間天子端莊??梢娂漓胧枪賳T的特權(quán)。《周禮》是一部記載西周官職和政治制度的書,所有官員的職責(zé),不論從哪個方面,都與祭祀有關(guān)。如,天官冢宰“大宰之職……以八則治都鄙:一曰祭祀,以馭其神”;春官宗伯“大宗伯之職,掌建邦之天神、人鬼、地示之禮,以佐王建保邦國”。
祭祀是神靈信仰的載體。古人對神的信仰人皆有之,而祭祀的權(quán)力卻受到人間特權(quán)的限制。祭壇是帝王、酋長或祭司的舞臺,大多數(shù)普通百姓,充其量只能做個觀眾,未必會有人向他們講解神的原理和祭祀的規(guī)則。他們對于神靈和祭祀的了解,主要來源于個人的觀察和感知。即便是身臨其境地參與祭祀,他們所看到的,也只是高聳的祭壇,和高高在上的酋長、祭司。點(diǎn)火燃柴,供奉酒肉,鐘鼓音樂,載歌載舞,祭送神需,卜問神意,沒有人考究其中的道理。百姓只是知道,這一切都是沖著天的。不管是天神下凡,還是靈魂升天,神和天總是在一起的。神是看不見的,而天則是實(shí)實(shí)在在地存在著的。既然神主宰著天地萬物,天也就是神。天之為神,是百姓觀察祭祀的產(chǎn)物。
老天爺就是百姓對以往神制改造的結(jié)果。殷商時代盛行多神崇拜,天神有日神、月神、雨神、風(fēng)神、云神、雷神以及帝等。比如甲骨文有:“丁巳卜,侑出日。丁巳卜,侑入日。”(《合集》34163)“侑”是一種報德之祭。地神有:土神、山神、河神,例如甲骨文有“貞燎土方帝”(《合集》14305)“燎”是積薪燒柴而祭。祖先神就是亡故的歷代帝王,甲骨文中有:“貞:御自唐、大甲、大丁、祖乙,百羌百牢?!保ā逗霞?00)。殷商時,“帝”是一個具有人格和意志的自然神?!暗邸钡募坠俏膶懽?,像架木或束木燔燒以祭天,后由祭天演變?yōu)樯系酆蜕掏醴Q號。不過,此時的“上帝”只是一個普通的自然神,而非眾神之長。帝具有支配氣象和干預(yù)某些社會生活的神力,但是帝只是占問的對象,而不是享祭的對象。例如“侑祭,對象幾乎遍及諸自然神和先王先妣,卻無一例是侑于帝者”(張玉強(qiáng)《簡論殷商多神崇拜》,《四川大學(xué)學(xué)報》1996年第3期)。站在普通百姓的角度看祭祀,他們頂禮膜拜的,只是他們的酋長、祭司或者國王,而國王、祭司們膜拜的僅僅是一些木頭架子或石柱或木表。祭祀的對象是天,木頭、牌位所代表的是天,人們祈禱的指向還是天。復(fù)雜的頭腦理解復(fù)雜的事物,簡單的頭腦得出簡單的結(jié)論。因?yàn)楹唵?,反而精辟:什么這神那神的,不就是天嗎?
百姓按照生活的實(shí)際需要創(chuàng)造老天爺。老天爺必然是個好神善人,他是道理的源頭,正義的化身。老天爺或者叫做蒼天,是見義勇為的?!对娊?jīng)·小雅·巷伯》:“驕人好好,勞人草草。蒼天蒼天,視彼驕人,矜此勞人?!痹娭衅蚯笊n天管束害人精,可憐受害人。蒼天也有是非觀念?!秶L(fēng)·秦風(fēng)·黃鳥》:“彼蒼者天,殲我良人!如可贖兮,人百其身!”作者請求蒼天開眼,不要坑殺好人。天公還具有道德良知。清代無名氏《癡人?!肺寤兀骸疤旃?,天公,自古道:‘人有善愿,天必從之?!薄妒麻L工歌》:“十二月長工十二月中,長工被壓一年終;長工吃苦沒處訴,天公有眼不放松?!背鲇谶@種善良公正的義務(wù),老天爺要對人世間的邪惡罪孽承擔(dān)責(zé)任,就像要人因錯受罰一樣?!对娊?jīng)·小雅·節(jié)南山》:“昊天不傭,降此鞠讻。昊天不惠,降此大戾。君子如屆,俾民心闋。君子如夷,惡怒是違。”大意是老天不公降災(zāi)兇,老天不仁降惡星。這種抱怨、責(zé)罵老天爺?shù)膫鹘y(tǒng)一直延續(xù)到后世。金代詞人元好問《永遇樂·絕壁孤云》:“天公老大,依然兒戲,困我世間羈鞅?!痹鯇?shí)甫《西廂記》:“想嫦娥,西沒東生有誰共?怨天公,斐航不作游仙夢。”即使是普通人也可以對老天爺指指點(diǎn)點(diǎn),說三道四,指責(zé)老天爺不聽話、罵他真討厭,讓他受到責(zé)難,被人錯怪,甚至要?dú)馑览咸鞝敹伎梢?。李若水死義時歌:“矯首問天兮,天卒無言,忠臣效死兮,死亦何愆?”(《宋史·忠義列傳·李若水》)宋人孔武仲有一首《兒歸行》,說的也是對老天爺?shù)谋г梗骸皟簹w兒不歸!年年三月種麻時,此聲煩且悲!聞昔一母而兩兒,于己所生獨(dú)愛之。麻生指作還家期,唯憎者來愛者去。物理反復(fù)不可知,天公豈欲故如此?!?/p>
為什么天神必須是個被稱作“公”或“爺”的老男人呢?或許我們可以從天公和老天爺這個稱謂中獲得某種啟示。甲骨文的公字“公當(dāng)是指事字,象人類造成的事物之形,所從‘口’形象深腹圓底之甕,‘八’形象甕器之侈口”(方述鑫《甲骨文口形偏旁釋例》)。實(shí)際上,公的原義就是“甕”,一種裝酒的瓦罐或陶壇。“公”(現(xiàn)在寫作“甕”)原本是祭祀之物,手持“公”(甕)主持祭祀的人,久而久之就異化為公。所以后來的“公”字有“雄性的”、“老年人”的意思。
“爺”字最早收錄于《玉篇》。《玉篇·父部》:“爺,俗為父爺字?!鼻宄穼W(xué)家趙翼《陔馀叢考》:“《說文》云,吳人呼父為爺是也”,“今通用為尊貴之稱,蓋起于唐世?!毙∽械臓斢扇糠謽?gòu)成。即是甲骨文的“有”、“右”或“侑”、“佑”字,侑是一種祭名,而佑則是神靈保佑。這表明,爺字的起源,也或多或少地與祭祀有某種聯(lián)系。正是因?yàn)楣爬系膫鹘y(tǒng)中老男人主持著祭祀,所以才會發(fā)生“公”和“爺”都與祭祀有關(guān)的事。這個觀點(diǎn)還可以得到另一個事實(shí)的證明,那就是羅振玉依據(jù)甲骨文卜辭資料,考證出了22位殷商先王(共31位)的名稱(羅振玉《殷商貞卜文字》、《殷墟書契考釋》),王國維先后寫了《殷卜辭中所見先公先王考》及《續(xù)考》,考證了殷王名字及他們之間的關(guān)系。他根據(jù)甲骨文“父甲—牡,父庚—牡,父辛—牡”(《合集》02131)的卜辭,得出了“甲為陽甲,庚為盤庚,辛為小辛,皆武丁諸父”的結(jié)論。兩位大師的研究證明。殷商諸王均為男性(所以稱為“先公”)。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為什么天(神)被稱作“公”和“爺”了:祭神祀祖的儀式總是由帝王主持的,帝王大都是老年男性,他們死后也變成祖先神。在百姓的印象當(dāng)中,天(神)也就是老男人了,因而有了天公和老天爺?shù)姆Q謂。
轉(zhuǎn)自|“三智書院”(微信ID:sanzhishuyuan)
【責(zé)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