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趙宴會在民間嗩吶藝術和專業(yè)音樂院校嗩吶藝術教學研究之間駕起了一座橋梁。他告訴記者,民間嗩吶主要依附于民俗、服務于農村,它與民俗一道在農村社會中發(fā)揮著和諧調節(jié)、規(guī)范維系、教化育人等功能,特別是嗩吶參與的祝壽、葬禮、祭祖等民俗表演活動,蘊含了尊老重孝、知恩圖報、慎終追遠的中華民族傳統(tǒng)思想與美德。正如他所說:“民間嗩吶的藝術價值與社會價值不容忽視,其傳承面臨窘境。我等任重道遠!”
致力于民間嗩吶藝術傳承
趙宴會出生于嗩吶世家。其曾祖父趙伯同于1902年成立了趙家嗩吶班,祖父趙恒玉、父親趙西瑞也都從事嗩吶的吹奏和傳承工作。1992年,趙宴會被保送至南京師范大學音樂系深造,1996年畢業(yè)并留校工作。從此,他一邊傾心教學與科研,一邊代表學校在國內外演出,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嗩吶藝術。
趙宴會在大二時就收了第一個學生——一個匈牙利的留學生,此后慕名而來學嗩吶的留學生有15位。然而讓他頗為惋惜的是,在他從教的20年中,學校僅招到了兩位嗩吶專業(yè)學生。“不易招到嗩吶專業(yè)學生的主要原因,一是嗩吶考生相對較少,二是大部分綜合性大學音樂專業(yè)采取的是統(tǒng)招的招生模式,而不是按具體專業(yè)方向分別單獨自主招生,從而導致嗩吶、塤、笙等‘小眾冷門’樂器,很難競爭過鋼琴、小提琴、古箏等‘大眾熱門’樂器?!彼f。
如何讓這門民間藝術更好地傳承下去?趙宴會認為,傳承嗩吶藝術除了需要本土嗩吶班的創(chuàng)新和政府對嗩吶班的管理與扶植,還需要高校制定專門的招生計劃,給像嗩吶專業(yè)這樣的“冷門專業(yè)”留足發(fā)展空間。
2011年,趙宴會赴澳大利亞國立大學音樂學院、悉尼大學音樂學院進行為期一年的訪學。他開設了中國音樂課程,指導樂團排練,參加中國傳統(tǒng)音樂專場音樂會演出,開展中國傳統(tǒng)音樂講座等,努力使嗩吶藝術為更多人所了解,推動了嗩吶藝術的傳承與發(fā)展,弘揚了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深入基層發(fā)掘第一手研究資料
作為嗩吶演奏者和嗩吶藝術研究者,趙宴會在民間器樂研究領域兼具“局內人”與“局外人”的“雙重人”身份,這一特殊角色為他進行嗩吶藝術課題研究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20年間,在研究蘇北民間嗩吶藝術時,趙宴會基于民族音樂學的視角,以田野調查作為研究的基本方法和途徑,多次赴蘇北地區(qū)村落進行實地考察,拜訪了數百位蘇北民間嗩吶藝人,與他們同吃同住,獲得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現已積累了3000多張照片,近100小時的視頻與音頻資料,采集了約1000首樂曲。
在趙宴會看來,只有深入基層,了解嗩吶目前面臨的實際問題,才能更好地推動其進一步發(fā)展?!搬槍γ耖g音樂文化現象的研究,沒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他表示,沒有親臨民間一線的現場觀察、體驗或參與環(huán)節(jié),其研究就是“無米之炊”,研究結果就是“無據之談”。
至今,趙宴會已完成了以民間嗩吶藝術為研究對象的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非遺”視野下的蘇北嗩吶班研究》以及江蘇省社科基金項目《蘇北鄉(xiāng)村嗩吶班與新農村精神文明建設研究》等多項課題,在音樂學重要期刊發(fā)表了20余篇與民間嗩吶藝術研究相關的論文。
通過調查研究,趙宴會更加深刻地認識了民間嗩吶獨特的藝術價值和社會價值,同時也親眼目睹了當下民間嗩吶藝人從藝的艱辛與無奈,特別是對當下傳統(tǒng)嗩吶曲目和表演技法面臨的“人去曲終,人亡藝絕,后繼乏人”的尷尬局面,深表惋惜和擔憂。
采訪結束時,趙宴會感嘆道,民間嗩吶班這一民間傳統(tǒng)音樂事象,深藏于社會底層、接地氣。這種民俗音樂“俗到家時便是雅”,其獨特的文化屬性是當代迫切需要的,它可以啟迪人們返璞歸真,找回失卻的童心和天性。
【責任編輯: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