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一見鐘情一樣,它看到我,我看到它,就這么決定在一起了。”成為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推廣大使,譚維維如此解說這段緣分。
緣分始于她的那首歌,《給你一點顏色》。
第一次在“中國之聲”的舞臺上唱《給你一點顏色》,譚維維心里是沒底的,畢竟這是一個大膽的嘗試。搭檔的華陰老腔五位老藝術(shù)家慣有的隨性表演,讓譚維維和樂隊難以踩住他們的節(jié)拍。這對現(xiàn)場演出效果的影響是致命的。
“我之前想好了,演出當晚要是亂成一團,我會對觀眾說‘不好意思’的?!?/p>
然而當音樂響起,氣氛瞬間沸騰?!盀槭裁刺炜兆兂苫疑??為什么大地沒有綠色?……為什么世界沒有了顏色?為什么我們知道結(jié)果?為什么我們還在揮霍?”熱情洋溢的流行搖滾和高亢激昂的黃土搖滾搭配天衣無縫,現(xiàn)場掌聲雷動。
曲罷,劉歡和林憶蓮上臺向華陰老腔致敬、向譚維維道賀,譚維維的推薦人崔健評價這首歌是“教科書級的、中國搖滾樂和民謠音樂結(jié)合的最佳典范”。此后,網(wǎng)絡(luò)傳播一遍遍發(fā)酵,《給你一點顏色》被網(wǎng)友稱為“最牛搖滾”。
阿拉善SEE基金會副秘書長張媛的朋友圈在這段時間連續(xù)被這首歌刷屏,還有很多阿拉善SEE的會員把相關(guān)文章轉(zhuǎn)發(fā)給她,“他們說這首歌里面的歌詞句句貼合環(huán)保主題,有的聽得熱淚盈眶?!睆堟禄貞?。
阿拉善SEE基金會是中國本土最大的環(huán)境保護組織,2014年10月,該基金會啟動了“一億棵梭梭”項目,計劃在10年內(nèi),在內(nèi)蒙古阿拉善種植以梭梭為主體的荒漠化植物,恢復200萬畝荒漠植被,構(gòu)建阿拉善的綠色生態(tài)屏障。
阿拉善被稱為我國“最大沙塵源地之一”,其境內(nèi)的騰格里、烏蘭布和、巴丹吉林三大沙漠過去幾十年來一直在擴展。阻斷這三大沙漠的交匯握手,是“一億棵梭梭”的立意所在。
綜合考慮了譚維維的音樂實力以及健康形象,阿拉善SEE基金會決定邀請她擔任“一億棵梭梭”推廣大使。
還世界一點綠色
接到邀約,譚維維很高興,“這是一件非常好非常積極的事情?!?/p>
作為搖滾樂,《給你一點顏色》過于高亢的曲風并不容易傳唱,阿拉善SEE基金會建議譚維維為“一億棵梭梭”重新創(chuàng)作一首主題曲,以舒緩和溫情為基調(diào),把音樂和自然相結(jié)合。
譚維維回想自己對于大自然的感受,“一切生靈都有生命、有靈氣,如果我們不珍惜,所有的生靈就會失去它們的生命和美好?!倍F(xiàn)在的情況是,“我們肆意揮霍,大自然已經(jīng)開始失去色彩。若是我們繼續(xù)執(zhí)迷不悟,以后我們還能剩下什么呢?”
以此為創(chuàng)作初衷,“一億棵梭梭”的主題曲《萬物有靈》幾乎一氣呵成。
2016年5月,帶著《萬物有靈》,譚維維遠赴阿拉善蘇海圖嘎查戈壁,組織參與環(huán)保志愿者“給世界一點綠色”種植梭梭活動,同時拍攝主題MV。
蘇海圖嘎查戈壁是連接著騰格里沙漠、巴丹吉林沙漠和烏蘭布和沙漠的中間地帶,到達那里后,譚維維震驚不已,“一眼望去,沒有一點綠色?!?/p>
當?shù)啬撩裼浀茫舾赡昵?,“在草地上開一塊地架起蒙古包,割下來的草就能裝上一車。駱駝趴在地上,動一動脖子,周圍的草就夠吃上一天了?!倍F(xiàn)在,想要在草場上找到一棵綠草已經(jīng)很困難了。
梭梭是一種長在沙地的植物,能夠固定活動沙丘或增加沙化草場的植被。但在沙漠種植梭梭并不容易,因為沙會隨風移動。在基地植物專家的指導下,譚維維和志愿者們扎沙障,穩(wěn)固沙子,打坑,栽苗、澆水……
30名志愿者來自全國各地,千里迢迢聚集到這片荒涼之地,于烈日炎炎下重復著一遍又一遍的動作,譚維維很感動。她行走在漫漫沙塵中,放眼忘去,心情凝 重,但也有期待,“雖然目前這些梭梭對于整個環(huán)境看似只有一點小小的幫助,但是如果大家都參與進來,便能對這一片環(huán)境形成本質(zhì)的改變?!?
重新認識自己
距離第一次做公益,已近十年,譚維維回憶。
那一次,是上海《新民晚報》組織山區(qū)支教,她和一名記者去往湖南婁底一所希望小學。兩個星期的時間,譚維維教音樂和體育,記者教英語,課后一起做家訪,晚上就擠住在校長的家里,“很純粹的支教活動,沒有任何工作人員跟著,就我們兩個人?!?/p>
希望小學建在深山,是那一片地區(qū)惟一的學校。從吃住行而言,打小在農(nóng)村長大的譚維維并不覺得條件艱苦,但是感悟卻頗多。
城市里,每個人都被忙碌填滿,少有時間靜下來反觀自身,看到那些孩子純真的眼神和笑容,譚維維體會到了內(nèi)心久違的安寧,“他們并不像看起來的那樣好像很貧困、很可憐,他們自己的世界很廣闊很豐富,從精神層面來說他們比我們更快樂。”
短暫的支教經(jīng)歷讓譚維維明白,所謂的幫助其實是相互的,“看似是我們?yōu)樗麄儙リP(guān)懷和溫暖,其實何嘗不是他們教會我們珍惜和知足?”
這一領(lǐng)悟在后來得到了印證。
2015年,譚維維的姐姐、藝人魏雪漫發(fā)起了一個關(guān)懷單親媽媽的公益項目“一個母親”—母親獨自撫養(yǎng)關(guān)愛計劃,為單親母親提供心理支持和能量。
這一年的母親節(jié),譚維維和魏雪漫一起為這一項目拍了一個宣傳短片《我的媽媽》,講述她們和媽媽的故事。拍片時譚維維幾度落淚,拍完之后再看成片,她更是哭到崩潰。
譚維維的父親在她年幼時因病去世,母親獨自挑起了一個家。雖然母女情深,但譚維維自認在很多方面不能理解母親,“比如我不允許她再談戀愛,我覺得那是 對我爸爸的不尊重?!痹趨⑴c“一個母親”公益項目、接觸了很多獨自撫養(yǎng)孩子的媽媽之后,譚維維才恍然了解了母親的心理和壓力,“我真是特別慚愧,我對我媽 媽太苛刻了。”
回想起來,支教,重新看待自己看待生活;“一個母親”,重新認識了母親以及和母親的關(guān)系;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公益項目,看到了人與自然和諧的重要性,譚維維為此感激公益,“在這些事情里自己的內(nèi)心不斷豐滿,把進入浮華圈子的一些初心給找了回來?!?/p>
公益和音樂相結(jié)合
她開始注重內(nèi)修。不再抽煙、喝酒,她跑步、健身,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和朋友在一起時,她談?wù)摰脑掝}也開始涉及環(huán)境保護、人與人的關(guān)系、小孩的健康成長—這些以往她覺得“離自己很遙遠的東西”。
行為修正后變化來了,她變得平和而細膩,對自身和環(huán)境的感受力更強。這些變化令她驚喜,“說起來真的很神奇,有時候你想很久都不會有(靈感),但有時 候一個旋律或者一句詞突然就在腦海里顯現(xiàn),就是因為你一直在經(jīng)歷和感受這些事情,某個時刻它自然就來了?!本捅热缬幸惶煜铝孙w機堵車,看到窗外灰蒙蒙的天 空,她感嘆人類把大自然的顏色拿走太多了,“好像大自然終于兇狠地回擊,要用嚴重霧霾給人類一點顏色看看的感覺。”于是便有了《給你一點顏色》這首歌。
把公益和音樂相結(jié)合,是譚維維在這些年“良性循環(huán)”里逐漸摸索出的適合自己的公益道路。她喜歡音樂,把音樂看作是生命里自然流淌的血液,“如果能夠從音樂出發(fā),讓我把尋找到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傳播出去,感染到更多的人,這是莫大的善行?!?/p>
她常常想起汶川地震救災(zāi)的經(jīng)歷。當時身在成都的她第一時間前往都江堰和北川參加救災(zāi),暴雨、停電、通訊中斷、哭聲一片,毀滅性的場面讓她每每回想依然 心有余悸,“在那種情況下你就知道,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渺小如塵埃,毫無抵抗力?!彼庾R到,人們總是經(jīng)歷災(zāi)難后才能明白這樣的道理,這個代價太慘重, “如果能夠用音樂讓大家懂得敬畏自然和保護自然,那將是最好的方式?!?/p>
下一步,譚維維準備做一個特別巡演,回到自然里去唱歌,“比如在水邊,在不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前提下搭建一個舞臺,我在上面唱歌,觀眾就盤坐在水邊,感受音樂和大自然的融合?!?/p>
把觀眾帶出來,讓他們閉上眼睛,感知自己與自然相依共存的關(guān)系,自覺地保護自然,這個方法譚維維自認“很笨”,但是有時候,笨辦法是最好的辦法。
對話譚維維:公益是一個不斷完整自己的過程
《中國慈善家》:這些年來,你做過的公益好像挺多的。
譚維維:是挺多的,比如支教,參與汶川地震救災(zāi)、2008年冰雪災(zāi)害救災(zāi),作為韓紅公益基金的理事到青海、貴州等地發(fā)放藥品,關(guān)注“空巢老人”,參與 “一個母親”—母親獨自撫養(yǎng)關(guān)愛計劃,我叔叔的一個“關(guān)懷知青”的公益項目我也在幫忙,還有這次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公益項目等。
《中國慈善家》:你提倡音樂與公益的結(jié)合,聽說有一些歌迷用實際行動給予了很好的回應(yīng)?
譚維維:是的,歌迷們也希望能夠和我一起做點什么。比如這次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公益項目組織的“給世界一點綠色”環(huán)保志愿者活動,有歌迷朋友 作為志愿者跟著我們參與到一線,去蘇海圖嘎查戈壁種植梭梭。還有很多沒能去到一線的歌迷朋友,也通過網(wǎng)絡(luò)渠道捐了款,很感謝他們。
《中國慈善家》:明星做公益,在傳播時有時會受到質(zhì)疑,認為是作秀,你怎么看公益的傳播?
譚維維:公益的傳播很重要,但是傳播焦點是什么我們要分辨清楚。就像我說在做公益的過程中,其實幫助都是相互的,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自己也會有很 大的收獲,某種意義上自己也被幫助了。所以做公益可以說是一個不斷豐滿和完整自己的過程,這點我覺得需要通過傳播讓更多人知道,才會有更多人愿意主動參與 進來。
還有一點,公益組織或項目本身需要傳播,起到宣傳的作用,比如阿拉善SEE“一億棵梭梭”公益項目需要更多人參與進來種植梭梭保護環(huán)境、“一個母親” 公益項目需要更多人一起關(guān)懷單親媽媽人群,只有傳播做好了,大家才會知道項目并且參與。公益的傳播目的是讓更多人去關(guān)注那些需要幫助的群體和需要出力的事 情,而不是關(guān)注明星,關(guān)注譚維維又做了什么。
《中國慈善家》:你做了近十年公益,在你看來,公益最大的魅力是什么?
譚維維:魅力在于,公益是無限蔓延的正能量。就像我做了一件好的事情,我讓身邊的人一起來做,身邊的人又讓身邊的人一起來做,或者通過你的筆變成文 字,讓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加入進來,這股能量傳播到很遠的地方,影響到很多的人,你會覺得這個事情太牛了,太有意義了,然后你就會順著這條路不斷往前走, 一直做下去。就是一個小小的善念無限蔓延,直到你無法想象它的能量。
《中國慈善家》:公益在你生命中扮演的角色和地位在這近十年間是否發(fā)生了變化?
譚維維:有變化,這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我沒有參加專業(yè)的公益組織和活動之前,因為我有信仰,我會規(guī)勸我自己每天報以善的念頭,這樣的提醒會影響 你一整天的心情和情緒。而在我接觸公益之后,會真正把善念付諸實踐,去幫助別人,愛護環(huán)境,在這一過程中又不斷地修正自己,感受一種正能量的輪回。
直到現(xiàn)在,我覺得公益就是生活中自然而然、很平常的事情了,一睜開眼睛面對的就可以是公益,不一定非要上升到某種高度,起多大的范兒,比如把紙用完了扔在該扔的地方,比如刷牙的時候多節(jié)約一口水,這些對于我來說,就是公益。
【責任編輯:霖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