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詩人費德里科·加西亞·洛爾迦去世80周年
日前,西班牙《國家報》邀請了十位文藝界專業(yè)人士,用十個關(guān)鍵詞來評論洛爾迦的一生和他的藝術(shù)成就,以此來紀念這位全球范圍內(nèi)知名度僅次于塞萬提斯的西語作家。
傳說
Agustín Sánchez Vidal
?。ㄎ靼嘌雷骷?,小說家)
洛爾迦自己生活得就像一個傳說。與他所經(jīng)歷的生活比起來,他的作品簡直太云淡風輕了。他自己也感受到了這種宿命,并跟隨直覺來創(chuàng)作自己的生活。他的生活使得作品如此獨特。盡管他的好友西班牙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和畫家達利,兩人都批評他的“風俗主義”(costumbrismo, 以寫實的方式大量描寫內(nèi)戰(zhàn)),但要不是風俗主義,他們?nèi)绾纬薪蝇F(xiàn)代主義并由此進入紐約文化圈呢?
他與文壇許多人都交往緊密,其中包括德高望重的詩人安東尼·馬查多(Antonio Machado),“二七一代”的眾多詩人,以及被認為是他文學繼承者的米格爾·埃爾南德斯,甚至在他去世的小房間里收藏了一冊洛爾迦的 《吉卜賽謠曲集》 (Romancero gitano)。
他的傳奇不止如此。1959年,前美國總統(tǒng)艾森豪威爾訪問西班牙,與獨裁者佛朗哥會面。兩人餐后閑聊時,艾森豪威爾提起了已去世的洛爾迦。由此可見這位詩人在美國高階知識分子里的影響力。獨裁者將洛爾迦的死歸于不可控原因,然而美國總統(tǒng)卻因特工情報,對詩人之死掌握了詳盡的細節(jié)。彼時已距離詩人去世20年。
受人歡迎
Mario Hernández
(記者,作家)
洛爾迦的作品,從詩歌到戲劇,從《吉卜賽謠曲集》到《血的婚禮》,在西語世界流傳廣泛,深受大眾喜愛。他的作品涉及西班牙人的認知、信仰、感受,可以從中窺見伊比利亞人民的風土人情。從某些程度上說,洛爾迦可與西語文學史上最偉大的詩人比肩。洛爾迦在抒情詩與戲劇方面有他獨特的表達。并且他的文學一直與歐洲文化緊密相連,老百姓容易在他的作品里找到共鳴。他總是提煉故事的精髓。
先鋒
Luis García Montero
?。ㄔ娙?,藝術(shù)評論家)
洛爾迦無疑是摩登的。20世紀初,他還在格拉納達時,在老師雷沃斯(Fernando de los Ríos)的帶領(lǐng)下,多次游歷西班牙。1919年到馬德里寄宿學校時,立刻打聽胡安·拉蒙·希梅內(nèi)斯(Juan Ramón Jiménez,1956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小毛驢之歌》的作者)拜師學習。但他很快摒棄了他擅長的抒情,轉(zhuǎn)向把詩歌同西班牙民間歌謠結(jié)合起來,創(chuàng)造出了一種全新的“易于吟唱”的詩體。洛爾迦在他所處的時代里無疑是先鋒的。他對于隱喻手法的探索猶如達利在立體主義和超現(xiàn)實主義中的地位。
弗拉門戈
Pedro G. Romero
?。ó嫾遥瑒∽骷遥?/p>
盡管已被神話的洛爾迦難免有誤傳和不可思議,但洛爾迦所獨創(chuàng)的詩歌形式——深歌,卻是純真的弗拉門戈。洛爾迦從歐洲文化的角度把弗拉門戈推薦給他的受眾。他的弗拉門戈比勒·柯布西耶 (Le Corbusier,法國建筑師,藝術(shù)家)所開創(chuàng)的純粹主義還要純粹。(此處為作者在玩文字游戲:Purismo,既是西語純凈的最高級,也是藝術(shù)流派純粹主義)。
戲劇
Lluís Pasqual
?。☉騽а荩?/p>
劇院對于洛爾迦來說是一場假面舞會。通過戲劇,洛爾迦克服內(nèi)心的羞澀。因為劇場是一個永遠需要和別人在一起的空間。洛爾迦和大眾在一起,和他那群在格拉納達愛冒險的伙伴們在一起。洛爾迦是為劇場而生的人。洛爾迦劇本里的主角都是一個人。從《耶爾瑪》(Yerma)到《觀眾》(El Público)。他們在演繹著自身孤獨的同時,又似乎在和觀眾們分享著這份孤獨,像是和劇場里的觀眾玩照鏡子的游戲。
插畫
Juan Manuel Bonet
(文學藝術(shù)評論家,詩人,策展人)
洛爾迦是藝術(shù)表達的多面手,且對于各種表達各顯千秋。他有很多關(guān)鍵詞,早期的阿爾罕布拉宮主義,貢戈拉主義(Góngora,其詩歌用詞怪癖夸張,晦澀難懂),到加利西亞詩歌、戲劇、深歌、鋼琴、紐約和霍特曼、合作電影、古巴、布宜諾斯艾利斯。
洛爾迦終其一生都在畫畫,雖然這一點極容易被忽略。達利曾是他的指路燈。之后他在紐約發(fā)表詩集《詩人在紐約》,也一并配上了他自己的插畫。1929年在達利與另一位藝術(shù)評論家的幫助下,洛爾迦還開過展覽。
電影愛好者
Román Gubern
?。ㄗ骷?,歷史學家,電影評論家)
洛爾迦在他的超現(xiàn)實戲劇對話錄《巴斯特基頓的漫步》(El paseo de Buster Keaton)中,通過他靦腆的主人公,也隱隱透露出他的性取向。該書1925年6月寫成直到1928年4月才發(fā)表。
1928年9月他寫了《夏洛特母親之死》(La muerte de la madre de Charlot) ,在里面他讓喜劇主角以女性化的形式出現(xiàn),稱她為“小心肝寶貝”。劇本還公布,在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Luis Bunel)建立的西班牙電影俱樂部活動上,他朗誦了《獻給薩爾瓦多·達利》(Oda a Salvador Dalí),也標志了他把對畫家的情感轉(zhuǎn)移到了來自阿拉貢的導演路易斯·布努艾爾身上。這段故事也被影射在布努艾爾的電影《一條安達魯西亞的狗》中。
1929年他抵達紐約,寫了電影劇本《月球之旅》,充滿豐富的想象力,帶著些許暴力和情色,也許是受到之前那群在寄宿學校的朋友們的影響。1998年,洛爾迦在誕辰百年之際,這部劇本終被搬上大銀幕,由當代畫家Frederic Amat在色彩上和技術(shù)上進行處理。
美洲
Reina Roffé
?。ㄗ骷?,生于阿根廷,現(xiàn)居馬德里)
到美國是洛爾迦重要的生命轉(zhuǎn)折點。所有洛爾迦生活過的地方,美國、古巴、阿根廷、烏拉圭,都使他收獲頗豐,也使他在藝術(shù)上的表達更全面廣闊。與此同時,他也開始不再相信政治的邊界,更希望成為 “世界公民和所有人的兄弟”。他在拉普拉塔河(流經(jīng)阿根廷和烏拉圭的一條河)旅行時,感受到他作為作家的夢想基本都已實現(xiàn)——來自同行的認可,大家的仰慕和獨立的經(jīng)濟。在布宜諾斯艾利斯和詩人之間產(chǎn)生互動,洛爾迦喜歡這座港口城市,而這座城市,直到詩人離世八十年,還在以不斷上演他的劇目來表達對他的敬意。
他的劇目《血的婚禮》在阿根廷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在好友,阿根廷頗有影響力的編輯Victoria Ocampo的推波助瀾下,《吉卜賽謠曲集》大受歡迎??傮w而言,洛爾迦在南美洲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他感到這里的人民懷著開放的心態(tài)。同時,他也意識到語言優(yōu)勢在南美洲為他帶來了更廣泛的受眾。
全球化
Laura García Lorca
?。鍫栧然饡飨?/p>
很難解釋全球化是什么。但洛爾迦在召喚。他在世界的各個角落穿梭,就猶如他寫給家鄉(xiāng)人民的一封演說信里談到的書籍的重要性,而他的戲劇甚至被帶到了他有生之年不曾去過的地方。
1940年,洛爾迦的詩歌在紐約被首次公開,很快就影響到了英語世界里重要的創(chuàng)作者。
把洛爾迦引進中國,中國詩人北島功不可沒。 各個國家都有譯者翻譯洛爾迦的作品——意大利、巴西、斯里蘭卡、波蘭等。這些各國的譯者不局限于作家,他們中有音樂家、視覺藝術(shù)家、學者等。
死神
Ian Gibson
(洛爾迦傳記作者)
“有人看見他走了……”詩人安東尼·馬查多(Antonio Machado)這樣寫道。這是洛爾迦學生時代就非常仰慕的詩人。他們兩人在1916年第一次見面,17年后,當馬查多讀到《血的婚禮》,德高望重的詩人為年輕人寫下挽歌。
馬查多曾向阿拉罕布拉請愿,希望給洛爾迦一塊墓地,但無人理睬。更別提在城市,在主要的街道或廣場以洛爾迦命名了。如今詩人已逝80年,我們卻仍不知這世上最著名的失蹤者遺體在哪里,實在是西班牙的恥辱。
我心里有許多疑問,但我也知道堅持這么多疑慮并不太好。希望洛爾迦可以盡早得到安息。希望這一天來得快一點吧。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