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名人殿堂 > 正文

鄧亞萍:離開“國家隊”

來源:澎湃新聞 作者:周建平      2016-08-01

從乒乓球的國家隊,到執(zhí)掌搜索引擎產品的“國家隊”,鄧亞萍曾說,她要做的“是履行國家職責”。視覺中國 資料 

  鄧亞萍再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是因為離開“國家隊”。

  6月9日,她宣布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聯手洪泰創(chuàng)新空間創(chuàng)始人王勝江,與俞敏洪、盛希泰打造國內第一家體育產業(yè)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平臺——這是她從北京奧組委離開后,闊別七年重歸體育圈。

  從乒乓球的國家隊,到執(zhí)掌搜索引擎產品的“國家隊”,鄧亞萍曾說,她要做的“是履行國家職責”。當離開體育圈,面對她不熟悉的商界“紅?!?,她仍像那個世界冠軍一樣努力拼殺,但終究未能改變即刻搜索“合并重組”的命運。

  從她以不是最完美的身材入選乒乓隊員時,鄧亞萍就與逆境搏擊,慣常于“輸贏”。這一次,在個人創(chuàng)業(yè)路上,她的新比賽又開始了。

  華麗轉身

2008年8月1日,中國北京,薩馬蘭奇在奧運村副村長鄧亞萍的陪同下,參觀北京奧運村。視覺中國 資料

  4枚奧運會金牌,18次世界冠軍,連續(xù)8年排名世界女乒第一,輝煌的戰(zhàn)績,讓鄧亞萍成為當之無愧的“乒乓女皇”。

  退役后,從運動員到博士、官員,她完成了兩次華麗的轉身。

  1997年進入清華大學外語系,鄧亞萍只能勉強寫全26個字母。11年后,她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劍橋800年校史中,她是第一位攻下博士的世界頂尖運動員。

  2009年4月16日,鄧亞萍就任共青團北京市委副書記。此前,她曾擔任北京奧組委奧運村部副部長、國家體育總局體育器材裝備中心副主任。

  這年12月,面對媒體,鄧亞萍“侃侃而談,講話四平八穩(wěn),頗具成熟官員的風貌。在閃光燈下,她大方地微笑,眼中已沒有了當年賽場上的冷峻、兇狠和咄咄逼人”。

  鄧亞萍常將自己的“完美蛻變”歸結于運動員生涯培養(yǎng)出來的品質。

  進清華大學學習時,因為巨大的學習強度和壓力,她視力下降得厲害,還大把地掉頭發(fā)。但她絲毫未退縮,不斷練習、練習、練習。“運動員的生涯養(yǎng)成了我的個性,就是敢于挑戰(zhàn)困難?!被叵肫疬@段經歷,鄧亞萍曾對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說。

  孩童時,鄧亞萍因為身高問題未能進入乒乓球河南省隊?!爱敃r我父親跟我講的很清楚,你必須要比別人跑得快,這么大一張臺子對于個子高的人來講他跨一步就到了,對于我來講我可能要跑兩步才能夠到球,所以你一定要比別人付出的多才能跟別人處在同樣的起跑線上,因為本身你的身高不足?!?/p>

  成為官員的鄧亞萍,仍習慣將工作與乒乓球聯系起來。談到北京團市委副書記的職位,鄧亞萍告訴《工人日報》記者,她面對一個全新的領域,會不斷堅持創(chuàng)新精神,“就像我原先打乒乓球一樣,沒有新技術,就很難站住陣腳?!?/p>

  《中國新聞周刊》曾如此評價鄧亞萍的華麗轉身:“她為萬千運動員灌輸信念——把命運中可把握的部分最大化?!?/p>

  “國家隊”

  外界盛贊鄧亞萍頑強拼搏、永不服輸的個人品質,而她自己始終不忘把國家放在首位。國家的力量,在鄧亞萍“可把握的部分”中占有很大分量。

  1997年,剛到國際奧委會的鄧亞萍,遇到對其工作能力的質疑。她想到的是“如果是我個人我也認了,但我身后是中國”、“我代表的是13億中國人”,鄧亞萍對媒體說,正是這種責任感迫使她不斷學習。

  在承認自己個人努力的同時,她強調“沒有我們國家發(fā)展到今天的程度,也不可能有大家今天對我的評價”。2010年12月6日,鄧亞萍在清華大學畢業(yè)生招聘會上說:“當你的個人價值疊加在國家的利益上,你的價值會無限放大。我就是這樣的幸運兒?!?/p>

  憑借個人的奮斗和體制給予的力量,鄧亞萍在學術和政治領域延續(xù)著過去的冠軍光環(huán)。

  然而,隨著她與體育圈漸行漸遠,“可把握的部分”開始變小,光環(huán)亦逐漸變淡。體制猶如一把雙刃劍,她越是突入自己不擅長的領域,曾經給予她支持的體制就越是變成一種束縛。

  2009年,《南方人物周刊》記者要采訪鄧亞萍,她的丈夫答復:“過去我可以替她做主,現在不行。她是領導干部了,得按組織程序來報批。”

  次年10月,鄧亞萍進入人民日報社,擔任人民搜索(后改名為“即刻搜索”)總經理。她接受了一個艱難的任務:把這支搜索引擎的“國家隊”打造成“與中國經濟發(fā)展水平和網民規(guī)模相稱的搜索引擎”、“提升中國國際傳播能力及維護網絡主權、爭奪制網權。”

  “當時,一些體育部門對鄧亞萍也拋了繡球,鄧亞萍的選擇還是很多的,至于其最終選擇即刻搜索總經理一職,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意料之中,因為18次讓國旗飄揚在世界各大賽場上的明星人物,在內心,代表國家做事,還是有一個夢想的。”有知情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我就是要打服別人”、“憑什么輸給你”,2005年,鄧亞萍還不是團市委副書記,也不是總經理,面對《人民日報》記者,她儼然仍是一位在賽場上叱咤風云的霸氣女皇,慣于面對輸贏并力求打敗對手。

  不過2010年,進入商界的鄧亞萍,在人民搜索的新聞搜索1.0上線時卻說,“我們本身代表的是國家,你(百度)不用打敗我們,你應該多幫助我們,多給我們出主意。我們最重要的不是賺錢,而是履行國家職責?!?/p>

  辭職

  2011年11月22日,西安,鄧亞萍以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人民搜索網總經理身份前往西安交大招兵買馬。視覺中國 資料    在任上不到三年,鄧亞萍的形象發(fā)生了轉變。2013年,即刻搜索被重組清算,鄧亞萍“敗光20億元”的傳聞爆出。許多人質疑鄧亞萍“不懂市場”、是互聯網“門外漢”。 

  有媒體評論稱:“在即刻搜索這片全然陌生的陣地上,鄧亞萍面對了一場錯誤的挑戰(zhàn)——她的知識積累、職權內能控制的管理模式及人力資源,無法應對這片紅海。”

  也有媒體援引“多位接近人民搜索的人”說,“鄧盡管有干勁和沖勁,十分敬業(yè),但技術、管理以及市場經驗是其軟肋?!?/p>

  面對質疑,鄧亞萍選擇了沉默,她似乎“消失”了。

  直到2015年10月,她才在奧地利第三屆貝肯鮑爾論壇第一次做出正面回應:“公道自在人心,謠言終會破滅?!?/p>

  騰訊新聞援引了一位跟隨鄧亞萍工作多年的助手的說法:作為公職人員,鄧亞萍接受采訪都要通過審批,“敗光20億”新聞流出后,《人民日報》內部并未做出“即刻搜索失敗”的認定。而即刻搜索與盤古搜索合并期間,國家審計署曾對即刻搜索做出相應審計工作,官方結論沒有出來。

  而關于“20億”的傳聞,有業(yè)內人士向第一財經日報記者分析,“以即刻搜索的那點流量幾年花費20億元是不可能的,幾個億還差不多?!?/p>

  第一財經日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稱,2012年得到的數據是,即刻搜索的前期投入在2億元左右,固定資產沒花多少錢,更多是花在人才的儲備上,他們最高峰時大約有600人。“這也是鄧亞萍的必然選擇,因為沒有互聯網經驗的她必須崇尚技術的力量?!?/p>

  但“一位前即刻搜索內部員工”對財新網說,“她事實上很難左右即刻搜索的發(fā)展方向。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可能換了李彥宏來做,也很難做起來?!?/p>

  關于鄧亞萍在即刻搜索的這段經歷,外界眾說紛紜。而多位“內部人士”、“消息人士”的話,并未讓確切的事實浮出水面。

  6月9日,在鄧亞萍宣布辭去人民日報社副秘書長職務當天,《人民日報》發(fā)布公告稱,“在(即刻搜索)三年多時間里,她利用有限資金,吸引技術精英加盟,完善搜索體系和內容平臺,使即刻搜索擁有了一批核心知識產權和一支技術團隊,網站日均瀏覽量峰值突破1300萬,移動客戶端總用戶達到658萬激活量,網站市場占有率排名從全國三萬多名提升到三百名左右。”鄧亞萍的成績得到了肯定。

  然而,她的退場卻有些悲劇英雄的色彩,“2013年9月,因業(yè)務需要,即刻搜索合并重組,鄧亞萍負責善后工作,現已完成人員安置和產權清理工作?!?/p>

  不知道對鄧亞萍而言,重返體育圈是一次回歸,還是一次出走。

【責任編輯:難再續(xù)】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