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全國政協(xié)常委、國家民族畫院院長王林旭日前在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作為中國藝術工作者,必須學會讓“中國畫說世界語”,以外國人容易懂的方式講述中國故事與中國理念,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王林旭是在應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邀請、對紐約聯合國總部進行訪問期間接受專訪的。他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8日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中指明了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努力方向,中國藝術工作者必須從中國國情出發(fā),遵循藝術創(chuàng)作規(guī)律,用容易被外國人接受的中國藝術形式來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服務,在世界范圍內傳播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將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落到實處。
王林旭說,在當前全球化背景下,中國繪畫作品必須在繼承和發(fā)揚中華民族優(yōu)秀文化傳統(tǒng)上,大膽借鑒西方繪畫藝術的創(chuàng)作風格,也就是說要使中國繪畫作品學會講世界語,讓來自不同國家和地區(qū)以及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都能讀懂中國文化這篇大文章。
王林旭經過多年的藝術實踐和不斷探索,創(chuàng)造出了融匯中西美術精華、超越時空、超越形態(tài)和超越語言的超象藝術。去年12月,他創(chuàng)作的《共同的家園》和《互動的世界》兩幅畫作在紐約聯合國總部舉行揭幕儀式。《共同的家園》借助“竹子”在中國文化中剛正不阿的象征意義,呼喚著世界公平與正義;《互動的世界》則通過大海的波濤、山嶺的起伏、云的聚散,昭示人類需要一個沒有戰(zhàn)爭與污染、各國友好相處的世界。
王林旭作品《共同的家園》
這兩幅作品既有中華文化底蘊,又兼顧世界藝術語境,主題則與聯合國和平、正義、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相契合。目前,這兩幅畫作在聯合國大會入口處的東大廳永久陳列。今年9月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和系列峰會期間,東大廳是各國元首在聯大發(fā)表講話前臨時休息的場所。聯合國副秘書長金垣洙日前表示,一些歐洲和非洲國家的元首在臨時休息室看到這兩幅畫時,都認為這不僅是中國畫,更是世界畫,畫出了人類對呵護共同家園的期盼。
王林旭作品《互動的世界》
王林旭在專訪中說,必須通過推動中國文化的創(chuàng)新,來進一步增加世界對中國文藝作品的認同,使中國作品進一步具有世界意義。文化創(chuàng)新要繼承和發(fā)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但必須要結合中國夢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藝術創(chuàng)作賦予新的時代內涵。
【責任編輯:難再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