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博覽 > 正文

“失落的瑰寶”:一代名都遼上京

來源:視覺赤峰 作者:      2020-04-08
        遼上京遺址位于赤峰市巴林左旗林東鎮(zhèn)東南郊,是中國古代漠北地區(qū)的第一座都城,經過千百年來的歷史更迭、風雨洗禮,當初雄偉壯觀的契丹皇都雖然已經不復存在,但站在這里依然能夠見證一個游牧民族崛起的盛世繁華。 

  一代名都遼上京

  唐朝末年,耶律阿保機帶領契丹八部經過二十年的艱苦征戰(zhàn),統(tǒng)一了草原各部。公元916年,耶律阿保機效法中原,正式稱帝,國號為“契丹”,后改為“大遼”,建元神冊。草原上的雄鷹開創(chuàng)了中國歷史上一個新的時代,而亙古不變的巴林草原也迎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


皇都還原圖


  公元918年,耶律阿保機下詔取“天梯、蒙國、別魯等三山之勢”,選定“負山抱海,天險足以為固,地沃宜耕植,水草便畜”之地營建皇都。這是一次快捷高效的工程,耗時百日即告竣工。


皇都平面圖


  皇都幅員遼闊、氣勢雄偉,周長二十七華里,整體呈“日”字型布局,城高二丈、背山臨水,由北城、南城組成。北城為皇城,南城為漢城。


皇城平面圖


  皇城共有四座城門,東為安東門,南為大順門,西為乾德門,北為拱辰門,除南面的大順門已被河水沖毀外,其余3個城門遺址保存較好。



  皇城分為外城和內城兩部分,建筑多集中于南部,按《遼史》記載有官署、寺院、作坊等建筑。位于皇城中間略偏東北是大內建筑群,地勢居高臨下,是皇城中的宮殿區(qū)。在建筑群的中部,有東西橫街,把大內分成南北兩樞密院。當時南北兩樞密院實行北樞密院以國制治契丹,南樞密院以漢制待漢人的政治制度。



  漢城在皇城南面,略呈方形。《舊五代史·契丹傳》記載:上京城南別作城,以實漢人,故名漢城。漢城是上京重要的經濟、貿易區(qū)。漢城內多市肆、作坊、館驛、回鶻營等建筑,其中回鶻營為回鶻商販所居住,驛站接待諸國使臣。



  皇都是少數民族在北方草原上首次建置的都城,是空前的創(chuàng)舉,標志著契丹民族由部落聯盟的邦國時期,真正轉變?yōu)榻y(tǒng)一王朝的帝國時代。這為日后大遼王朝的鼎盛繁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契丹的國力開始蒸蒸日上。公元938年,耶律德光改契丹國號為大遼,同時,改皇都之名為上京,府曰臨潢,也就在這一年,耶律德光開始大規(guī)模擴建上京城。


遼上京南塔


  經過數年的營造,遼上京的城郭宮室之制趨于完備,先后建起開皇、宣政、安德、五鑾四大殿及太祖廟、菩薩堂等廟宇。擴建后的上京城,一派祥和大氣的景象,雍容華貴,豪邁儒雅。



  上京城是當時舉世矚目的國際性大都會,它與東部高麗、日本,西部西夏、回鶻、大食,南部的北宋、吐蕃等王朝都有密切的經濟、文化交往,將漫漫草原絲綢之路推向了昌盛與繁榮。


  遼上京遺址全景


  遼上京的建立,其意義不僅在于它是遼王朝統(tǒng)一中國北方的標志,是草原上的商業(yè)中心,更在于它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形成和傳播,有著獨特的功績。遼上京的存在,客觀上引發(fā)了中原文化的大規(guī)模北移運動,歷史悠久、輝煌燦爛的中原傳統(tǒng)文化通過戰(zhàn)爭或和平交往等方式,不斷傳到契丹首都,進而普及北方廣大草原,又通過草原通道傳播到歐亞大陸。因此,當時的遼上京,是中國北方地區(qū)重要的文化中心和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對外傳播的中轉站。


  


  自公元916年開始,遼太祖耶律阿保機在這里定都建國,展疆擴土,建章立制,直到公元1120年被金人攻陷,遼上京作為遼王朝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時間長達200多年。它的營建不僅標志著草原游牧經濟、政治的發(fā)展,同時體現了各族文化的交流融合,是我國北方古代文明的重要發(fā)祥地之一。


  遼上京遺址是我國目前保存狀況最好的古代都城遺址之一,它在1961年入選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位于北部的皇城遺址平面格局基本保存完好,夯土城垣高達6—10米不等,宮殿寺院等建筑基址依稀可見。位于南部的漢城遺址文化堆積較厚,具有極高的歷史和科學價值,海內外學者視遼上京遺址為古代都城中“失落的瑰寶”。


  時光流逝,這座宏偉都城歷經千年的滄桑,如今只余綠草。然而,古老的民族記憶,依舊流淌在草原民族的心里……溫潤、悠長!




【責任編輯:長樂】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