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8日  星期二

設(shè)為首頁 收藏

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博覽 > 正文

1950年代的“中國式”婚戀

來源:鳳凰網(wǎng) 作者:      2016-07-15

 

  1950年代,適逢共和國剛剛成立,中國女性的自我解放意識開始覺醒,“戀愛自由婚姻自主”的新戀愛觀沖擊和蕩滌了統(tǒng)治中國千百年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式的傳統(tǒng)婚戀模式。圖為就讓我們通過這一組五十年代的老照片,一起看看那個時代那些單純熱情的小夫妻吧!

 

  女性開始作為婚姻主體的平等一方在新中國建立后得到真正的尊重和承認。圖為河北省勞動模范高桂珍來到朝鮮前線的中國人民志愿軍某部連隊,看望她的愛人董世貴,這是他們受到戰(zhàn)士們的熱烈歡迎(1953年攝)。

 

  那個時代,裴多菲的詩“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包含了對愛情的忠貞,又意味著對信仰的執(zhí)著,成為單純而熱情的五十年代中國人的愛情信條。圖為湖南省醴陵縣農(nóng)民全裕盛(中)和孫桂華登記結(jié)婚,工作人員把結(jié)婚證書遞給他們(1952年11月攝)。

 

  那個時代,想約會基本從看電影開始;那個時代,路上拉拉手還是個讓人害羞的事情;那個時代,想結(jié)婚還需要組織開個介紹信;那個時代,夫妻相互競爭當勞模也還是比較光榮的事情;那個時代,婚姻少了些物質(zhì)卻又多了份令人窒息的政治色彩。圖為四川省郫縣,新郎黃福元在為新娘李汝秀戴花(1957年12月攝)。

 

  就讓我們通過這一組五十年代的老照片,一起看看那個時代那些單純熱情的小夫妻吧!圖為原國營上海工具廠員工丁千瑞(左)與原上海印染工業(yè)公司員工馮翠英參加完集體婚禮后,來到西湖欣賞美景(1956年9月攝)。

 

  原沈陽風動工具廠的工人鞠復海和俞鳳仙在婚禮儀式上接受朋友們的祝賀(1957年2月攝)。

 

  在結(jié)婚登記處(1957年攝于廣西憑樣市)。作品反映的是當時在鄉(xiāng)結(jié)婚登記處登記時,少女在同工作人員談話談到戀愛經(jīng)過時的典型性瞬間。少女含情脈脈、羞羞答答、但神態(tài)自然、心情愉悅,雙手握著嘴上咬著的手絹,有力的刻化了少女內(nèi)心世界幸福情感的自然而真實的流露。

  1950年代是個新舊交替的時代,部分新人的婚禮上還保留舊時代遺風,平原縣拍攝。

 

  1955年,德縣結(jié)婚登記證。

【責任編輯:天亮】

掃一掃關(guān)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