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末年,在綏遠(yuǎn)八旗駐防城,一些人為哄逗幼童,常用泥雕塑一些娃娃、公雞、小貓、小狗和兔兒爺?shù)?,上色后十分好看,使人愛不釋手。有一首童謠云:“兔兒爺真叫神,大紅帥袍穿在身,將軍鎧甲金閃閃,背插靠旗好威風(fēng)。”這說明兔兒爺是孩童們的最愛和最走俏的泥塑品了,因為在滿族人心中,八月十五中秋節(jié)拜月供品中有一份是給月宮玉兔這位神仙的。辛亥革命后,民國政府取消了旗人的錢糧俸祿,滿族人因而斷了生計,為謀生活命,一些人以泥塑為業(yè),設(shè)法生存,從而也客觀地促進(jìn)了泥塑業(yè)的發(fā)展。
泥塑的泥料十分講究,細(xì)膩的粘土中還摻雜著棉絲。塑造出的人物形肖神似,體態(tài)比例非常合理,既有夸張的情緒色彩,又極富個性意識。藝人們除塑造各種動物外,還制作各種舞臺臉譜和《西游記》《三國演義》《水滸》和《紅樓夢》中的主人公形象。其中,孫悟空的造型最受人們喜愛。20世紀(jì)60年代,這種泥塑手工藝品在內(nèi)蒙古呼和浩特市滿族民間中逐漸消失。
原文鏈接:http:/mg.northnews.cn/2018/1025/2954643.shtml
【責(zé)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