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冬天冷,易大油大肉,大吃大喝,仿佛唯此才能抵御風寒。
如今四季不缺肉,但有條件的鄉(xiāng)人,還是愿意養(yǎng)口豬,天氣冷了一殺,是為年豬。時代不同了,連豬都養(yǎng)尊處優(yōu),無需吃糠咽菜,無需出去找野食,天天玉米高粱管飽,不到霜降,身子已沉得邁不開步了。主人高興啊,看豬騰騰吃食,吃完臥倒就睡,心里開始盤算兩扇肉的分量。要做燒肉,要炸丸子,要留些燴菜,頭蹄下水肉骨頭,更招人稀罕。有人夏天就預定了,要吃農(nóng)村肉,這豬,怕是有些分不來了。
殺倒年豬,有了新鮮板兒油,就可以吃滋油餅了。
在鄉(xiāng)下,板兒油還有個好聽的名字,叫香丹油。把香丹油切成碎粒,拌上鹽和蔥花,均勻地鋪到餳好搟薄的烙餅面上,慢慢卷緊,切段。抓一段在兩手間左右一擰,就勢一按,成了一個滋油餅劑子;那隱約可見的綠蔥白油,誘惑味蕾,更誘惑心情。
烙餅有多種。蔥花餅,手抓餅,白皮餅,荷葉餅,油絲餅,背鍋餅,唯獨滋油餅有季節(jié)性,屬于最好的季節(jié),吃最有滋味的餅。滋油餅以油大著稱??衫щy時期,油比春雨貴,糧站按兩供應的那點兒,須精打細算,要不就會斷頓兒。過去到農(nóng)村走親戚,招待飯是被稱為村長飯的烙油餅炒雞蛋,吃完回來能高興好幾天。那時買肉要肉票,恨不得把瘦肉也炒成油,哪舍得吃滋油餅。有的人家為給孩子解饞,或家里來了貴客,就用煉過油的油渣渣代替香丹油做滋油餅,當年那也是不可多得。真正的滋油餅,必須是在火和底油的作用下,慢慢讓包裹在餅里的香丹油融化,浸出,繼而里應外合,滋啦啦響成一片,有些分不清是在烙餅,還是在炸餅。等翻過兩三次身,濃郁的蔥油香肆無忌憚,滿屋子彌漫飄散,黃橙橙的滋油餅就該出鍋了。等烙完餅,油鍋直接炒菜,毫無浪費。這也是很多人家烙餅不用餅鐺的主要原因。
上世紀八十年代以前,我家年年養(yǎng)豬,殺豬后吃滋油餅,是家常便飯。
烙滋油餅的面,不能用手和,得邊往面粉里加水,邊用筷子攪,直到把盆里的干面粉攪和成軟面團兒,這道工序就算結束了。接下來,攪好的面團兒還要進一步往勻揉。揉面時手上要蘸植物油,一是不沾手,二是可以防止餳面時干皮。
天寒地凍的塞北,坐在溫暖的熱炕上,一大盆燒豬肉細粉炒豆角絲早已熱氣騰騰端上桌,爺爺?shù)木茐卣郎卦诘褂虚_水的搪瓷缸子里,呼白的味道裊裊而出。此刻,灶火上,鑄鐵的餅鐺中,一個碩大的滋油餅,正在文火的烙制下,吱吱往外冒油。香噴噴的滋油餅剛被媽媽手里的鐵鏟翻了面兒,黃燦燦的餅,油汪汪的香,看上去酥軟,吃起來咸香,即便無粥菜相伴,也是一口接一口,欲罷而不能。滋油餅適合熱吃,冷吃油膩的不舒服。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烙出色香味美顏值高的滋油餅。餅和人一樣,是有思想的。如果你耐心細致,不急不躁,每一道工序都認真講究,火候控制的更是恰到好處,那滋油餅,就會把其最完美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
如今不缺肉,更不缺油,卻沒幾個人吃滋油餅,理由是這東西有礙健康。還有人怕吃了長胖。我看不見得。
原文鏈接:http://www.northnews.cn/2019/0102/2998747.shtml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