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張煒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張煒的《他們?yōu)楹味鴣怼芬粫?,書寫一個作家對現(xiàn)實社會的關切與思考,展示他心靈的堅守與追求。
本書是張煒近兩年寫作歷程中思索和情緒的反映,分為“松浦居隨筆”“半島漁村手記”“他們?yōu)楹味鴣怼奔啊白匀?、自我與創(chuàng)造”四輯。書中,張煒以故鄉(xiāng)為原點,既詩意盎然描摹家鄉(xiāng)風物,熱情謳歌家鄉(xiāng)人“生命不息、奮斗不止”的拼搏精神;又在勤奮的寫作之余,攤開“歷史”這本大書,循著古中今外一些文學家、思想家的心路歷程,從中感受先賢的睿智,并汲取他們博大的心靈滋養(yǎng)。而這,正承襲了張煒的一貫風格,繼續(xù)以思想者的力量影響讀者。
張煒在無人之地從不孤單,因為他身處自然之地,追尋著鄉(xiāng)村的月光,海邊的白云,在鳥聲村語、晴耕雨讀中感受鄉(xiāng)野田園純樸而恬靜的心靈。這是對大自然與勞動本身的敬畏與熱愛,是對寂靜中有無邊喧嘩的感悟,是對無聲訴說卻無處不在的歷史文化的沉思。讀書中的《水邊蘑菇》《黑驢島的鳥》《西洋小鎮(zhèn)》《天盡頭的風》等篇章,回歸山野的興奮與愉悅,猶如牽引人的繩索,把人帶入了一個淳樸自然的世界。
張煒對家鄉(xiāng)風情的描寫是令人驚嘆的。膠東半島的海風,忽隱忽現(xiàn)的江舟漁火,高大挺拔的樹林,獨具風味的魚拓畫,一幀幀靈動脫俗的畫幅,總抑不住他噴薄的詩情。徜徉于此,張煒的筆變得歡快起來,遣詞造句也多了幾分絢麗。他一面細致勾勒著家鄉(xiāng)的醉美輪廓,恨不得把關乎故園的所有物事,都統(tǒng)統(tǒng)裝進他的腦海,鋪陳在他的敘述里;但另一方面,對于故鄉(xiāng)一些業(yè)已逝去的美好,比如,記憶中廣闊無邊的森林,他又大膽直白地表達了對家鄉(xiāng)環(huán)境治理上的憂慮,并進而殷切表達了“既要樹木,更要樹人”的濟世情懷。
書中用一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記錄了作者的所思所想。從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的高潔,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愜意;從別林斯基短促而熱烈的生命,到對真理和藝術(shù)奮不顧身的堅守;從魯迅的憂憤和悲憫,到促成思想的雋永和深刻;從海明威的簡潔凝練,到撐起別樣的廣闊藝術(shù)空間……論及這些典藏的故事,有文學上的探討,有道德上的尊仰,還有思想上的反芻。他從中悟出了人格的尊嚴,看到了文學藝術(shù)的推陳出新,體悟到了一個作家的責任和使命擔當,更洞悉到了返璞歸真的文字魅力。
張煒攀行的是精神的階梯。在這場事關文學藝術(shù)、思想道德、精神濡染的探討中,張煒不停地追問:“他們從何而來?”“他們緣何如此卓而不凡?”“我又從何而來?”正是這一思一問中,那獨到的解析,深沉的喟嘆,一次次引發(fā)讀者去追思過往,探求生命的本真和人生的終極意義。
原文鏈接:http://www.northnews.cn/2018/1025/2954191.shtml
【責任編輯:堯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