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3/20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新时代十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抓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美丽中国建设迈出重大步伐,生态环...

打造“世界乳都”“中国云谷”!贺海东解读呼和浩特的5个关键词

来源:中国网   2023/03/20

对于呼和浩特,你知道的有多少? 是“天苍苍,野茫茫”的敕勒川草原,是充满浓郁民族风情的“青色的城”,还是时尚便捷舒适的“草原都市”?都是,又不仅仅是。 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的全国人大代表、呼和浩特市委副书记、市长贺海东接受中国网记者采访中用5个关键词介绍呼和浩特:它是一座未来的“实力之城”...

雪原疏影

来源:新华网   2023/02/10

寒冬时节,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西乌珠穆沁旗的草原银装素裹,树木点缀其间,动物悠闲觅食,一派美丽的冬日景象。 马匹在西乌珠穆沁旗的雪原上觅食(1月9日摄,摄影:新华社记者 王泽聪) 1月9日,3只狍子在西乌珠穆沁旗境内的雪原上觅食(摄影:新华社记者 彭源) 这是被大雪覆盖的西乌珠穆沁旗境...

生态修复,让千里草原绿色重现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2/10

离离草原,一碧千里。 作为内蒙古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11.38亿亩草原像皮肤一样保护着山川大地,发挥着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维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服务功能,也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基础。 多年来,内蒙古把保护草原森林作为全区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采取了许多举措,持之以恒推进草原生态保护与修复,全区草原植...

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重磅上新

来源:中国网   2023/01/11

国家文物局日前公布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和立项名单,泥河湾等19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琉璃河等32处考古遗址公园列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立项名单。 此次评定于2022年4月启动,共有31家进行申请评定,另有62家申报立项。至此,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55家,立项80家。 第四批...

零的突破——辽上京遗址入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   2023/01/11

2022年12月29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四批19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名单,辽上京遗址位列其中,这是内蒙古自治区首家被国家文物局命名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实现了内蒙古在该领域零的突破。 辽上京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林东镇,始建于公元918年,初名皇都,926年扩建,938年改称上京,为辽五京之首,...

《寻觅古如歌》:探寻蒙古族古典音乐“活化石”的古老传承

来源:中国网   2022/12/23

这是一片平沙莽莽的大漠,这是一曲悲怆空灵的古如歌,这是一群满怀热血的电影人,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寻觅古如歌》会让人见到想见的一切。 古如歌是蒙古长调最古老的形态,流传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杭锦旗沿河一带。“古如”蒙古语意为“国度”或“朝政”,古如歌源于宫廷,一般在盛大而隆重的仪式上表演,平时...

刻在木板上的“通辽故事”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2/12/23

版画,穿越千年,镌刻在中华艺术史斑斓的画卷之上,是刻刀与木板的深情告白。广袤无垠的科尔沁草原,孕育出了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哲里木版画,这是通辽市的一个重要文化符号,也是通辽市的一张文化名片。版画创作者用作品讴歌时代,赞美家乡。哲里木版画,已成为世界了解通辽市的一个新窗口。 蒋艳玲《旧貌换...

感触非遗文化 延续匠心传承

来源:中国网草原频道   2022/11/14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智慧的结晶和文化的财富,是一个民族的文化印记,是一个地方珍藏的记忆,更是一个地方文脉的延续。内蒙古通辽市科尔沁左翼后旗的非遗资源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制作精美的马鞍、苍劲豪放的科尔沁潮尔史诗、节奏轻快的好来宝、浑然天成的蒙古文书法……不仅让人们感受到了这座英雄故里城镇的美,也让“非...

海的尽头是草原:内蒙古精彩亮相进博会

来源:中国网商务频道   2022/11/14

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如期开幕。内蒙古自治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借助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这一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举办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放成就展和人文交流活动展,全面宣传展示内蒙古开放新优势,让进博会展商和观众了解内蒙古、感受内蒙古、爱上内蒙古。 内蒙古自治区对外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