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畫,穿越千年,鐫刻在中華藝術史斑斕的畫卷之上,是刻刀與木板的深情告白。廣袤無垠的科爾沁草原,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藝術瑰寶——哲里木版畫,這是通遼市的一個重要文化符號,也是通遼市的一張文化名片。版畫創(chuàng)作者用作品謳歌時代,贊美家鄉(xiāng)。哲里木版畫,已成為世界了解通遼市的一個新窗口。
蔣艷玲《舊貌換新顏——開魯北沼生態(tài)治理》。 寶烏蘭巴拉《科爾沁刺繡》。 羅中偉《錦繡草原》。 王愛科《馬鳴鸞抗日“天書”》。 于承佑《通往霍林郭勒的路》。 金山《和諧鄉(xiāng)村》。 姬興東《晨曲》。
風起草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批畢業(yè)于中央美術學院版畫系的大學生,一群具有進步思想的藝術青年來到科爾沁草原。他們拿起刻刀、成立畫會,用木刻發(fā)聲,每一刀刻痕、每一條線條、每一個形象無不熔鑄著新興木刻家的堅定信念:與國家同呼吸共命運,將藝術創(chuàng)作投入到火熱的生產生活中……他們用全新的筆墨開拓并成就了中國當代版畫的一個重要流派“哲里木版畫”。
通遼市是原內蒙古自治區(qū)哲里木盟政府所在地,“哲里木版畫”因此得名。
哲里木版畫多取材于當?shù)厝嗣竦纳a與生活,內容寫實,風格質樸,線條粗獷,色彩鮮艷,具有鮮明的時代特點。無論是樸素的黑白木刻、絢麗的水印油印套色木刻,都帶著一股來自草原的清新的原始的美。
牛、馬、羊、駱駝等動物毛發(fā)抖動,形象栩栩如生,所運用的版畫語言質樸而又豐富,風格豪邁而又不拘一格。哲里木版畫家們用簡潔明快的色彩和充滿張力的刀法,展現(xiàn)了草原具有的生命之美和力量之美,也刻畫出草原天高地闊以及流動的生活場景所營造的詩情畫意。一幅幅時代鮮明的畫面,猶如一團并未遠去的篝火,溫暖而動人。
1963年,伊木舍楞創(chuàng)作的《到艱苦的地方去鍛煉》和莫日根創(chuàng)作的《氣象員》,在全國美術展覽中一舉成名,被天津藝術館收藏。
1965年10月,以伊木舍楞為組長的40名版畫創(chuàng)作者赴北京參觀全國美展,伊木舍楞、劉寶平、莫日根三人作為內蒙古代表團成員受到劉少奇、周恩來等國家領導人的接見。這一歷史性的榮光時刻,為創(chuàng)作者注入強大的精神力量。
哲里木版畫自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科爾沁草原扎根以來,便顯示出強勁的生命力,獨特而濃烈的草原人的風情、風俗、風貌,為版畫創(chuàng)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素材,漸漸形成了哲里木版畫粗獷、豪放、熱烈的畫風,在國內美術界影響漸遠,到上世紀八十年代達到高峰。哲里木版畫不僅屢次在國內獲得大獎,而且僅在上世紀八十年代就兩次進北京,在中國美術館舉辦版畫展。上世紀八十年代,通遼市成為國家最早命名的四個“版畫之鄉(xiāng)”中的一個,被美術界稱為“科爾沁草原雄風”。
也正是這一時期,田宏圖、邵春光、格日勒圖、山丹、烏恩琪等一批具有潛力的中堅力量加入,開創(chuàng)了哲里木版畫蓬勃發(fā)展的盛世年華。
從傳統(tǒng)的木刻年畫時代,到新興版畫,再到當代版畫創(chuàng)作,哲里木版畫根植科爾沁草原,深入刻畫了通遼市各族人民的生產與生活,全景式記錄和展現(xiàn)了通遼市各族人民的精氣神和通遼市形象。
拉喜薩布哈《霍林郭勒煤場》
崛起北方
在遼闊的草原上,馬載著牧人從遠方走來,就像天邊飄過的云;在彎彎的河水旁,群馬徜徉大自然,或私語、或歡鳴;在蒼茫的大地上,一匹匹奔馬奮鬃揚蹄,有的騰空而起,有的蹄下生煙,有的回首顧盼,有的一往無前……1998年,著名本土版畫家山丹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個人畫展,題材多為蒙古馬,她將蒙古馬的“精氣神”凝固在線條與色塊之間。1999年,她在全國小版畫精品展中創(chuàng)作的一組水印版畫仍是馬,這一組《馬之戀》用刻刀木板展現(xiàn)勤勞的、奮發(fā)的、向上的、斗志昂揚的精神。
像蒙古馬一樣,哲里木版畫在科爾沁草原扎根以來,便顯示出一往無前的勁頭。上世紀七八十年代,100多人的版畫創(chuàng)作群體在通遼市逐漸形成,他們成為哲里木版畫的主力軍。1981至1989年,通遼市先后4次在北京舉辦“哲里木版畫作品展”和“扎魯特版畫展”。1996年,通遼市科爾沁區(qū)被文化部命名為“少兒版畫藝術之鄉(xiāng)”。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是哲里木版畫發(fā)展的里程碑。通遼市涌現(xiàn)出了一批享譽全國的版畫名家,劉寶平、薩因章、田宏圖、烏恩琪、山丹、邵春光等榮獲了“魯迅版畫獎”。
半個世紀以來,科爾沁草原上的幾代版畫人創(chuàng)作了數(shù)千幅版畫精品。《新娘》《紅云》《草原你早》《烏珠穆沁的傍晚》等多幅版畫作品均成為我國當代美術名畫,近百幅作品榮獲國家級獎項,其中,《烏珠穆沁的傍晚》獲得第13屆全國版畫金獎。中國美術館、民族文化館、中國對外展覽公司、江蘇畫院、哈爾濱版畫博物館等單位收藏科爾沁版畫70多幅,一些作品被編入《中國新興版畫五十年選集》《中國版畫家新作品》《黑白版畫選》等代表我國當代美術成就的大型畫冊中,有上千件少兒版畫作品出國進行對展、聯(lián)展,有眾多作品獲國際大獎。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新中國各個時期的報紙期刊雜志上,也留下了哲里木版畫的印記,在歷屆全國美展、全國版畫展、全區(qū)美展當中,都有哲里木版畫參展。哲里木版畫成為科爾沁文化代表性的精品之一。據(jù)初步統(tǒng)計,自改革開放以來,通遼市版畫家創(chuàng)作了上萬幅版畫作品,出版了《哲里木版畫》各類畫冊書籍50余種,多次在中國美術館、民族文化館,以及天津、南京、深圳、臺灣地區(qū)和日本、韓國、德國、挪威等國舉辦展覽。2010年,哲里木版畫進入上海世博會。
目前,通遼市有近千人的版畫創(chuàng)作隊伍,建設了通遼市版畫藝術中心、奈曼版畫院、扎魯特旗蒙古族一中版畫創(chuàng)作基地、通遼市第二中學版畫創(chuàng)作基地等,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傳承活動,有力地推動了版畫創(chuàng)作的創(chuàng)新發(fā)展。
哲里木版畫以其多民族融合孕育了地區(qū)獨有的藝術風貌,被評為內蒙古自治區(qū)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也為通遼市贏得了版畫之鄉(xiāng)的美譽。
哲里木版畫之所以經(jīng)久不竭,有人給出了答案:除了貼近時代、貼近本土、貼近生活,就是刀耕不輟,兼收并蓄。
我國已故著名版畫家李樺先生曾把它譽為“草原之花”。李樺先生說:“我們高興地看到哲里木版畫已成為版畫一翼,崛起在北方。”
蔣艷玲《沙漠綠洲——大青溝》
薪火相傳
回望,是為了更好地前行。
社會效益的與日俱增也讓哲里木版畫在全國版畫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在全國版畫交流群里,只要看到哲里木版畫這幾個字,大家都豎大拇指。因為他們覺得,版畫這么小眾的藝術,在邊疆地區(qū)能做到轟轟烈烈實屬不易。
2017年7月28日,第二十二屆全國版畫展在通遼市版畫藝術中心開幕。這是該展覽第一次在地級市舉辦,具有里程碑意義。此次展出的版畫作品由299位來自全國的版畫作者創(chuàng)作,是經(jīng)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藝委會組織相關專家對來自全國各地的2300多幅應征作品進行嚴格篩選后的優(yōu)秀作品,其中,有19幅是通遼市版畫作者創(chuàng)作的。
浸潤著科爾沁草原風物和情調、沐浴著通遼市人文情懷的版畫仍在發(fā)展演進。哲里木版畫家們躬身大地,以各自不同的視角,思考著藝術、社會和歷史,以深刻和敏感為刻刀,刻畫出一幅幅經(jīng)典之作。
作為促進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重要手段,通遼人把哲里木版畫創(chuàng)新發(fā)展作為文化強市建設的重要內容,建設了一批版畫創(chuàng)作基地,培養(yǎng)了一大批后備人才,創(chuàng)作了一大批風格獨特、主題鮮明的版畫作品,并積極探索版畫產業(yè)化發(fā)展之路,努力將其打造成了通遼市重要的文化品牌。
文化的傳承生生不息。如果說第一代版畫人為哲里木版畫塑造了藝術的品質。那么,第二代版畫人則承前啟后,披沙揀金。第三代版畫人則注重技法創(chuàng)新,為哲里木版畫注入了新生命。
當前,哲里木版畫創(chuàng)作隊伍“后浪”奔涌。舍其力格爾、前德門、郭楠杰、于洋、張靜、王文亭等這些“80后”“90后”版畫創(chuàng)作者也尋著前人的腳步,鐫刻屬于今日的印記,臨摹輝映未來榮光。
新生代的版畫創(chuàng)作者們積極開展與國內外藝術界的交流、開展課題研究,創(chuàng)作出一大批新的版畫精品,不斷在全國美展、全國版展等國家級、自治區(qū)級大展中斬獲不俗的成績。
2021年7月,建黨百年之際,由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版畫藝術委員會、中共通遼市委宣傳部、通遼市文聯(lián)、中共通遼市委史志辦主辦,通遼市美術館、通遼市美術家協(xié)會承辦的“百年豐碑——哲里木版畫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開幕。這是在1983年哲里木版畫第一次于中國美術館展出之后,時隔38年,再一次榮登中國美術藝術最高殿堂。
波瀾壯闊的革命歲月、耳熟能詳?shù)南冗M模范人物、底蘊深厚的科爾沁文化、綺麗多彩的草原風光、日新月異的家鄉(xiāng)發(fā)展……老中青三代版畫人縱貫一脈又各領使命,他們用自己精湛的版畫藝術語言講述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年來,新時代通遼人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銳意進取和輝煌成就。一幅幅作品所表達的鮮明而深刻的歷史印記,喚起人們那刻進意識深處的回憶和共鳴。
文化認同是最深層次的認同,是民族團結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多年來,通遼市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促進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樹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華文化符號和中華民族形象,引導各族群眾增進“五個認同”,取得了顯著成果。
通遼市美術家協(xié)會主席、美術館館長羅中偉介紹,近年來,哲里木版畫創(chuàng)作氛圍非常活躍,載體形式更加多樣,精品力作不斷涌現(xiàn)。對內,他們在藝術指導方面下功夫,開展多次版畫創(chuàng)作培訓,為哲里木版畫創(chuàng)作隊伍儲蓄了充足的后備力量;對外,他們堅持在“走出去”上發(fā)力,已經(jīng)在南京、常熟等地舉辦過巡展,還有許多本土版畫作者的作品接連入選全國美展和版畫展。
致敬偉大時代,記錄通遼人一往無前的奮斗印記,呈現(xiàn)宜居宜業(yè)、開放包容的“文明之城,善美通遼”,一代又一代哲里木版畫家以獨特的藝術語言形象地講述了這一方土地的英雄史詩。
當下的通遼,正在為實現(xiàn)綠色高質量發(fā)展砥礪前行。哲里木版畫猶如一位形象大使,在展示通遼形象中不辱使命,架起一座通遼聯(lián)通世界的橋梁,讓通遼更好地走向世界,讓世界更全面地了解通遼?。ㄎ模汗樯?康桂君,攝影:康桂君)
【責任編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