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族風情 > 正文

一往無前蒙古馬

來源: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原創(chuàng) 作者:李振南      2019-11-27

一往無前的蒙古馬。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馬建荃攝


市民在中國首家馬文化主題郵局參觀。


       隨著馬文化主題郵局的建立,我區(qū)各地將同步推廣建立充滿馬文化特色的郵局,充分展示馬文化。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于濤 攝



  在第四屆內蒙古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上,“弘揚蒙古馬精神”主題館吸引觀眾駐足。該館集中展示“弘揚蒙古馬精神”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征集大賽和蒙古包設計大賽的優(yōu)秀作品,配合文字、圖片、音視頻、互動體驗等展示方式,全面弘揚蒙古馬精神、展示內蒙古形象。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磊 攝



  全景式大型馬舞劇《千古馬頌》,作為自治區(qū)文化產業(yè)重點項目,以蒙古馬精神為立意,折射出蒙古民族守望相助、砥礪奮進、追求文明進步的偉大歷程,歌頌了馬背民族開放包容、堅韌不拔的民族精神。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王磊攝



  在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jié)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系列活動之一的“蒙古馬”國際馴馬大賽上,選手在馴馬比賽中。8月18日,第二屆中國馬文化節(jié)暨首屆內蒙古國際馬文化博覽會盛大開幕,以論壇講座、賽事活動、展覽展示、主題活動等方式,集中展現了草原人民“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蒙古馬精神。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于濤攝



  6月29日,中國·內蒙古馬賽暨第六屆內蒙古國際馬術節(jié)在呼和浩特市呼和塔拉內蒙古少數民族體育運動中心舉行,一馬當先、萬馬奔騰,展現了內蒙古特色以及草原文化理念,帶給觀眾一場視覺盛宴。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馬建荃 攝



  弘揚蒙古馬精神展覽,通過文藝精品、創(chuàng)意設計作品等,帶給公眾藝術的享受,精神的鼓舞。全面弘揚蒙古馬精神,展示內蒙古形象。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鵬 攝



  在第十五屆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上,隨處可見的“蒙古馬”賺足了關注度。皮雕畫上的馬、刺繡作品上的馬、以馬為素材建造的建筑物微縮模型……內蒙古借著文博會的舞臺,讓更多人了解蒙古馬,讀懂蒙古馬精神。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于濤 攝


市民在內蒙古新華書店翻閱“弘揚蒙古馬精神”系列叢書。


       為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充分發(fā)揮自治區(qū)馬業(yè)傳統優(yōu)勢和資源優(yōu)勢,提供堅實的文化基礎和精神支撐,今年4月以來,自治區(qū)黨委宣傳部組織有關單位分別就“弘揚蒙古馬精神”系列叢書、主題聲樂·器樂·歌舞合輯、藝術明信片進行創(chuàng)作設計。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王曉博 攝


  在蒙古族英雄史詩《江格爾》中,蒙古馬是奮斗不止、自強不息的象征;在內蒙古大草原上,蒙古馬是“吃苦耐勞,一往無前,不達目的絕不罷休”的精神代表。


  2014年,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內蒙古時指出“干事創(chuàng)業(yè)就要像蒙古馬那樣”;2019年,總書記在內蒙古考察并指導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時又強調“希望內蒙古的同志認真貫徹黨中央要求,弘揚蒙古馬精神,努力把各項工作做得更好。”


  蒙古馬精神,代表著草原兒女獨特的精神標識,不僅賦予了草原兒女強大的精神力量,也深深扎根于中華民族的奮斗歷程中,是中國精神的體現,極大豐富了中國精神的內涵。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既是總書記對內蒙古的深情囑托,也是我區(qū)不斷發(fā)展的現實需要。


  回首過去,內蒙古各族干部群眾吃苦耐勞,一往無前,從貧窮落后的民族地區(qū)奮力追趕,經濟社會發(fā)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城鄉(xiāng)面貌有了滄桑巨變,各族群眾生活蒸蒸日上……今天的內蒙古,已是國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屬生產加工基地、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加工基地、戰(zhàn)略性新興產業(yè)基地和國內外知名旅游目的地。


  立足現在,我區(qū)正處于發(fā)展跨越關口的攻關期和調整轉型的關鍵期,面臨的任務之重、困難之多前所未有。要應對風險挑戰(zhàn)、解決困難問題,拼的是信念、意志、斗爭精神,各級黨員干部還需進一步堅定信心、搶抓機遇、突破困境,做蒙古馬精神的真正實踐者。


  展望未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到了決戰(zhàn)決勝階段,在“建設亮麗內蒙古,共圓偉大中國夢”的征程中,更加需要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推動各項工作不斷躍上新臺階,使其煥發(fā)出推動我區(qū)改革發(fā)展的強大精神力量,把祖國北部邊疆這道風景線打造得更加亮麗。


  揚蹄千驥伴,昂首百川鳴。讓我們牢記總書記囑托,大力弘揚蒙古馬精神,馬不停蹄、奮發(fā)有為地做好各項工作,書寫更加精彩的內蒙古故事。(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 李振南)




【責任編輯:自然】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