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民族風情 > 正文

大盛魁的財富秘密(上)

來源:北方新報 作者:鄧九剛      2016-03-15

  一家旅蒙商號能夠經歷兩百多年的漫長歷史,她經歷的時間之長幾乎與大清朝的興衰比肩了。這本身就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17~19兩個世紀的時間,新大陸的發(fā)現(xiàn)引出一場探險風潮,英國的工業(yè)革命引發(fā)的資本主義的迅速崛起,變化可謂天翻地覆。西方的堅船利炮打開了古老中國的國門。

    而大盛魁作為一家商業(yè)企業(yè),卻能堅挺到最后,原因何在?

  讓我們先來從大盛魁的管理體制入手,來揭開其中的奧秘。大盛魁是一個沒有投資的商號,而且發(fā)展成為壟斷性的商業(yè),它能夠存在兩個世紀多,主要在于它有雄厚的“公積金”,因此,大盛魁從來就把“公積金”當作生命一樣來對待,任何時候也沒有放松過“公積金”的積累。它積累“公積金”的辦法之多,是獨具的特點。

  大盛魁積累“公積金”有許多辦法,主要有:

  牲畜皮毛劃價低:前后營烏、科兩號的營業(yè)雖有聯(lián)系但各自獨立,每年從城柜受領物資多少,放出印票多少,收回牲畜、皮毛多少都得向城柜交代,按不等價交換劃價。其辦法是:牲畜、皮毛運回城柜以后,凡是賣出去的,照市價計算盈虧;賣不出去的,則劃價很低,預防跌價有損失,如能賣十幾兩銀子的馬,只劃二兩銀子。

  貨物落實才劃價:城柜每年采購的貨物,發(fā)到烏、科兩號,落實了才劃價。每年冬天,發(fā)一批貨。到了農歷十二月底,發(fā)不出去的貨,概不劃價。

  鋪底折價很小。城柜在達爾罕旗有兩個駱駝場,養(yǎng)著兩千多峰駱駝,每峰能賣一百多兩銀子,只劃三兩,等等。

  外該折扣大:舊時歸化商界稱債權為外該。大盛魁對于外該,存有戒心,總怕還不了,或者不能原數歸還。有的按半價折扣,有的按四成、三成、二成、甚至一成折扣。凡是沒有指望的,一律剔出,不列清冊。

  提存護身:每個頂生意的,頂夠1厘生意,就是提存40%。頂夠2厘生意,按八百兩銀子提存;頂夠3厘以上,順序遞加。頂一厘生意之提存一次。名為護身,非至出號或死亡不得支取。

  人力公存:城柜總賬有一本公存賬。凡是頂生意的人,在公存賬上都有戶頭。每個賬期,分得紅利后,都要積存。公存的款不給出利,遇到婚喪事故,由經理酌定數目,準其借支。

  大盛魁由于多年的積累,“厚成”很大。遇一年損失十萬八萬兩銀子,或多花十萬八萬兩銀子,都不在乎。到了“賬期”分配紅利的時候,照樣還是一股生意能開近一萬兩銀子。大盛魁對于“公積金”,一直當作最大的機密來保守。不但“公積金”的數目不向人宣布,就是“公積金”這個名稱,在賬面上也是沒有的(這還是我們?yōu)榱吮阌跀⑹?,給它起的名稱)。據說,大盛魁“公積金”的數字是用許多隱蔽的方式來記載的。它那種賬簿,只有它的經理和大先生才能看得懂,別人是看不懂的。

  大盛魁的組織系統(tǒng)十分龐大而復雜。他的總號在管理上,并沒有訂立過成文的規(guī)章制度,只是歷任老掌柜們傳下來的格言和長期形成的一套傳統(tǒng)的號規(guī)和習慣。而這一套不成文的傳統(tǒng)號規(guī)和習慣,對于它的企業(yè)鞏固和發(fā)展卻起了極大的作用。茲根據訪問所得,對于它的號規(guī)和慣例介紹如下:

  分莊和分支機構的領導方法和制度??偺枌Ψ智f、分支機構的指示、安排,分莊和分支機構的請示、匯報,都用編號和記日期的書信來進行。寫信的方法多用暗語,像用通常問候、談家庭瑣事或氣象冷暖的形式來談號事,遇到機密的或重大的問題,就派高級的掌柜來往口述。

  對全號人員的號規(guī)和慣例。號內人員,不得兼營任何其他業(yè)務;禁止嫖娼和吸食鴉片……非因號事不得到小號串門;在回家休假期間,不得到財東和掌柜家里閑坐;不得向財東和掌柜送禮;如有婚喪喜慶由號內送禮;號內人員之間不得互相借錢……有以下情況之一者,立即開除出號,即:打架斗毆者,挑撥是非者,結伙營私者,不同指揮調動著。

  對各部分人員的號規(guī)和慣例。財東方面:財東只能在結賬時期,行使他的權力,平時不得在號內食宿、借錢和指使號內人員為他們辦事并不得保薦學徒或干涉號內用人事宜;經理對外代表大盛魁,財東不得用大盛魁名義在外活動;財東只在結賬會議上,行使其所代表的財東們的權利,對外不代表大盛魁,也不代表各財東。

  從業(yè)人員方面:經理和所有頂身股的大小掌柜,都必須是本號學徒出身,概不從外號聘請;學徒如號后,必須在號內學滿10年,才許第一次回家探親4個月,第二次縮短為6年,第三次縮短為3年,以后每3年回家探親一次;從業(yè)人員不得在營業(yè)所在地結婚……學徒如號的頭10年內,除在歸化城總號,學習做生意的一般知識3年外,還必須在前營柜和后營柜學習3年,首先學會蒙古語言和當地生活習慣,然后學習作蒙古生意的方法,在這個時間內,必須記熟營路的路線和宿息地點;學徒的待遇,每月發(fā)工資銀一兩。

  工人和牧民方面:工人中分內工和外工,外工序要內工指揮管理;工人和牧民中具有勞績者,按照獎勵辦法給予獎賞,一般不提高工資;工人和牧民,因工作需要請示或報告時,須通過柜上學徒予以轉達。

  上述這些號規(guī)和慣例,不過是大盛魁全部規(guī)章和慣例中的幾條,就可以看出它為了取得更多的高額利潤,從培養(yǎng)學徒、積累資金、鞏固組織和發(fā)展營業(yè)等各方面,都有若干具體措施,建立了各種不成文的規(guī)章制度。其次,它對號伙們回家休假的規(guī)定,特別使人矚目。他的號伙,不但初入號時,在號服務年限過長,回家休假時間很短,就是總算號伙們回家休假的時間,也少得驚人。假如一個號伙從17歲入號到60歲退休,在這43年中總共回家11次,在家僅僅住44個月。無怪人們說,大盛魁的掌柜沒兒沒女的多,買兒女的多;又說,大盛魁的掌柜都是子女少,而溺嬰和墮胎的事情卻很多。例如: 大盛魁經理王廷相,在未當經理的時候,其妻產一私生子,王的母親暗將溺死的嬰兒腌在罐內,待王廷相回家后,他的母親就拿出這個證據,讓王處理……在大盛魁那樣奇特的號規(guī)之下,上述種種就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了。再次,最突出的事,是他直接雇傭的作坊工人、羊倌、馬倌和拉駱駝等方面人員,為數甚多,但這些勞動人民在號內卻完全處于無權地位,除能領到工資和獎金外,永遠沒有資格頂股份、分紅利。

  綿延不絕的駝隊繁榮了一個又一個地方

【責任編輯:自由人】

掃一掃關注北疆風韻微信公眾號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