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jié),天氣轉(zhuǎn)涼,鄂爾多斯草原上一片金黃。牧民道爾吉騎著摩托車在草原上驅(qū)趕馬群,開始忙碌的一天。飲馬、趕羊是這個季節(jié)每天的工作。
道爾吉住在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鄂托克旗,今年61歲的他養(yǎng)了不少牲畜,其中有200多只經(jīng)濟效益較好的阿爾巴斯絨山羊。道爾吉望著自家膘肥體壯的牛羊,喜形于色。
牧忙喂牛羊,閑時撫琴瑟。秋忙之余,道爾吉與父親明安寶會參加當?shù)匾豁椞厣乃嚮顒印澳巳铡?。“乃日”可譯為“禮樂”“娛樂”“聚會”,起源于元代,是一種以樂器歌舞為主的綜合性民間表演藝術,被列入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級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名錄。
道爾吉的父親明安寶已經(jīng)91歲,曾經(jīng)是當?shù)氐泥l(xiāng)村醫(yī)生、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院長。2018年,明安寶組織周邊老人一同組建了老年人“乃日”樂隊,他們定期排練并參加各項演出活動,在傳承“乃日”文化的同時,也豐富了牧區(qū)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明安寶說:“自從有了這個樂隊,我們有空就一起練習,比原來打麻將有意思多了。我以前通過看病治愈人們的身體,現(xiàn)在我們一起用‘乃日’文化‘治愈’大家的精神生活。”
收獲的季節(jié)里,道爾吉父子倆把朋友叫到家中,用美食和音樂一同慶祝秋收的喜悅。鄂爾多斯草原上,三弦、四胡、笛子、揚琴齊聲奏響,牧民載歌載舞,共慶豐收,一首歡樂的“秋日牧歌”在此奏響。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草原上進行“乃日”表演(無人機照片,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在草原上驅(qū)趕馬群(無人機照片,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道爾吉的草場上合影(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在草原上驅(qū)趕馬群(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乃日”表演間隙交流,準備合影(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明安寶低頭親吻自家的馬匹(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道爾吉的蒙古包前跳舞(無人機照片,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5日,樂隊成員在活動室交流(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中)與朋友將羊運出羊圈(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這是10月16日在道爾吉家羊圈拍攝的阿爾巴斯絨山羊(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在羊圈內(nèi)抓羊,準備招待來做客的朋友(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5日拍攝的鄂爾多斯草原秋日風光(無人機照片,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的妻子蘇都其其格在趕羊(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望著自家的羊群(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在羊圈內(nèi)抓羊,準備招待來做客的朋友(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5日,道爾吉在排練室為樂隊錄制練習視頻(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這是10月15日拍攝的鄂爾多斯草原秋日風光(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5日,明安寶(左二)在活動室和樂隊成員參加排練(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右)與明安寶父子在家中院內(nèi)演奏樂器(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在草場上趕羊(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道爾吉(右一)在“乃日”表演中彈奏樂器(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乃日”表演中歌唱(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明安寶(右)在家中與樂隊成員交流(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明安寶在家中為牧民把脈(攝影:新華社記者貝赫)
10月16日,明安寶(右)和樂隊成員在“乃日”表演中(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整理家中的馬具(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在家中通過監(jiān)控查看羊群情況(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道爾吉(右)和朋友將羊肉放置儲存(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6日,樂隊成員在草原上進行“乃日”表演(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10月15日,道爾吉在演奏樂器(攝影:新華社記者王楷焱)
【責任編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