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餡餅是一種風(fēng)味面食,據(jù)今已有三百多年的歷史。最早是以當(dāng)?shù)靥禺a(chǎn)的蕎麥面制皮,牛羊豬肉為餡,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明末清初,餡餅面食從民間傳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經(jīng)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餡細(xì)為特點,烙制后形如銅鑼,外焦里嫩,餅面上油珠閃亮,透過餅皮可見里面肉似瑪瑙,菜如翡翠,紅綠相間,煞是好看。用筷子破開餅皮,熱氣升騰,香味撲鼻,引發(fā)人們強(qiáng)烈食欲。 蒙族餡餅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貴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們以餡餅這種面食,作為最好飯食招待來客。漢族有句俗語:“好吃不如餃子”,蒙族有句常話:“好吃不如餡餅”,看來餃子和餡餅是同等上乘佳品
原料:面粉250 克,羊肉300 克。
調(diào)料:純凈水200 克,植物油、蔥末各50 克,姜末7.5 克,精鹽5 克花椒面、味精各2.5 克。
制作方法:
(1)面粉放盆內(nèi),加入純凈水,邊倒邊攪動,攪至成粘韌、筋力強(qiáng)的軟面團(tuán),餳15 分鐘。
(2)羊肉剁碎放盆內(nèi)放入花椒面,姜末攪勻,再放味精、精鹽攪拌最后放入蔥末和25 克植物油攪勻。
(3)將餳好的面團(tuán)揪5 個大小一致劑子,按扁包入餡心收攏捏嚴(yán),劑口朝上放在案上,再用手按扁,使餡心分布均勻,搟成直徑16 厘米的圓餅。
(4)餅檔燒熱淋一層油,將餡餅生坯劑口朝上放入餅檔,烙至淺黃色翻身,在餅面上刷一層油,當(dāng)另一面烙成金黃色時再翻身,待烙至餅皮鼓起時即成。
【責(zé)任編輯:天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