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結識小木蘭老師是在一次為家鄉(xiāng)募捐的晚會上,年近古稀的小木蘭老師一身蒙古裝束,一臉慈祥的笑容讓人一下子拉近了距離,她沒有一點明星大腕的架子,跟每個人都親切的握手、交談。她回到家鄉(xiāng)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這次是她的一個學生在她的家鄉(xiāng)庫倫旗搞的一個為貧困家庭募捐的活動,她和老伴佟臘月專程回到家鄉(xiāng)為貧困群眾捐資。佟臘月是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范個人,曾經利用十三年的時間到各地治理沙地,圓滿地完成了內蒙古自治區(qū)文化廳的扶貧工作,立下了汗馬功勞。后來是從內蒙古文化廳退休的副處級老干部,這次一起回到家鄉(xiāng)參加此次募捐晚會。晚宴上小木蘭老師表達了對蒙古歌唱的熱愛和家鄉(xiāng)的深情后,即席高歌。雖然年屆古稀,但字正腔圓,底氣十足,讓聆聽的人們不由得鼓掌叫好。
第二次見到小木蘭老師是在庫倫旗庫倫鎮(zhèn)的查林稿勒,也就是佟臘月老人出生的村子。他們幾年前就在這里選擇了一塊地,按照自己的設想蓋了一個平房,每年春夏都要回來住一段時間。今年清明時節(jié)他們回來祭祖掃墓,順便收拾一下房子,他們每天忙忙碌碌把院子打掃好,把那些花草樹木都進行整理修繕。家鄉(xiāng)的一切已經深深得刻在他們的靈魂里,年輕時在外拼搏,盡管滿滿的鄉(xiāng)愁但無暇及此,到老了落葉歸根無疑是一種睿智的選擇。我們到她家時,老兩口正在嫁接果樹,收拾房屋,忙得滿頭大汗。他們穿著勞動的服裝,如果不認識,和普通家庭的老夫婦沒啥區(qū)別??此麄円桓碧谷粷M足的神態(tài),讓我感受到那種來自內心得一份平實和滿足。我覺得這正是當下人們普遍向往和追求的田園生活。
庫倫旗走出大牡蘭和小木蘭兩個人民的歌唱家,這在當時只有十幾萬人口的小城里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在六七十年代人們對他們倆的歌聲耳熟能詳,他們的歌喉在全國各地都引起了強烈的反響,大牡蘭老師和她的團隊曾多次受到黨和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接見,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被譽為草原上的文藝輕騎兵。大牡蘭老師出生在庫倫旗茫汗蘇木,小木蘭出生在庫倫旗先進蘇木西嘎查,他們都在蒙古族歌唱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小木蘭的爺爺是方圓百里有名的婚禮主持人,善于說祝詞,雖然沒有什么文化,但對那些歌詞爛熟于心,可惜那個年代沒能保存下來。他爸爸從小受父親的影響,對說唱藝術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在那個物質匱乏的年代,他的說唱是冬閑人們必不可少的節(jié)目,忙碌一年的農人們圍坐在炕上津津有味聽他們說唱是一種莫大的享受。他爸爸平時還給人們的紅白事上當知賓,附近的人們都找他,他詼諧幽默的主持讓大家捧腹大笑,給精神生活缺乏的農村帶來很多歡聲笑語。小木蘭天生就有一副好嗓子,記憶力還特別強,她擠在人群里聽過幾遍她父親的唱詞,就能背下來大部分。閑暇時給小朋友們唱,她父親發(fā)現她的天分就刻意培養(yǎng)她。1965年,小木蘭在庫倫中學畢業(y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了內蒙古藝術學校,她以一個農家孩子的質樸和刻苦,在音樂的殿堂里如饑似渴地努力學習,系統(tǒng)的學習讓她對音樂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掌握。演唱《遼闊的草原》《祝福》《秀麗的海留馬》《馴服的小青馬》等歌曲很受全國人民喜歡,當時幾次赴日本演出,草原上的這些長調歌曲深受日本觀眾的喜歡。
1969年畢業(yè)后,她被派到巴盟烏蘭特前旗烏蘭牧騎工作,基層的工作進一步歷練了她的能力和水平,他虛心地向老藝人、老前輩取經學習,幾年就夯實了基礎,憑著一副金嗓子唱紅了巴盟地域。由于成績突出,1972年被調到內蒙古民族歌舞團,視野進一步開闊,她有了更多的學習機會,憑著一股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天生的有利資源,很快成了一個骨干分子,她的聲音通過電視臺和電臺穿透內蒙古大地,傳到全國各地。1981年她憑借著自己的實力,被選拔到內蒙古直屬烏蘭牧騎,這是被國家譽為草原輕騎兵的最高藝術殿堂,她和大牡蘭同臺共唱,大小木蘭的佳話也廣為流傳。1985年,她被選拔到內蒙古藝術學校任教,她把自己半生的經驗和學識全部悉心地教給學生,培育出了許多優(yōu)秀的學生,為蒙古族歌唱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2006年,小木蘭老師光榮的退休了,這位內蒙古藝術學院副教授,蒙古族著名歌唱家、民族音樂理論家、教育家,一生獻身于蒙古族歌唱藝術,取得了卓越的成績。
蒙古族歷來有“音樂民族”“詩歌民族”之稱,民歌分為長調、短調兩種,長調即悠長的歌典,重要特征是歌腔舒展、節(jié)奏自由;短調民歌大凡曲調短小、節(jié)奏較快,其音樂特點為曲調簡潔,裝飾音較少,旋律線起伏不大,帶有鮮明的宣敘性特征。這些年來,小木蘭老師深入走訪內蒙古各地的民間藝人,撰寫了《鄂爾多斯民間歌手扎木蘇的演唱技巧淺析》的論文。論文《長調民歌演唱藝術名詞術語的規(guī)范及釋義》在2001年8月參加了中國蒙古語文學會第九屆學術會(在遼寧阜新)評為優(yōu)秀論文。編寫了《民歌概論》蒙文部分,《民族音樂理論》,多篇論文在國內外發(fā)表,多次參加國內外學術論壇,多次在電視臺、廣播電臺做專門指導并當過重要節(jié)目的評委,她注重民間藝人的重要論述,對民歌演唱方法和特色,長短調結合等都進行了深入研究,并認真地總結,這些成果讓她的學生走了很多捷徑。
年屆古稀,小木蘭老師對家的依戀越來越深,本來想回到家鄉(xiāng)不再走了,可是從2016年,內蒙古藝術學院招收了一個呼倫貝爾民歌傳承班,又將退休幾年的木蘭老師返聘回去,所以時間安排的很滿,清明過后又要去上班了。
小木蘭老師整個家族都能歌善舞,年年的家庭聚會都要唱到盡興為止,其樂融融的陶醉在藝術氛圍中,她的家族成員包括下一代侄子侄女都是小有名氣的民間歌手,小木蘭傳唱《天上的風》《四?!贰吨Z恩吉雅》《白色的湖》《三歲的駿馬》等科爾沁民歌的風格是家族傳唱的,她姐姐還在中國音樂研究所錄過音。
這位小城里走出的民族歌唱家,用心血謳歌、用生命謳歌,一生致力于民族歌唱藝術當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雖然已到了古稀之年,但還在教授學業(yè),發(fā)揮著光和熱,下一步還要為民歌的傳承發(fā)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她不愧為草原上不老的“百靈”。(董貴)
【責任編輯:北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