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染“几字弯”——内蒙古黄河流域治沙见闻

来源:新华社   2023/10/26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12日电记者于嘉、李云平、彭源黄河南岸的库布其沙漠边缘,不足1米高的沙柳一丛丛、一簇簇,给漫漫黄沙增添点点绿意。63岁的高毛虎望着他今春带头栽下的近万亩沙柳苗,黝黑的脸上露出笑容。“这片沙柳有80多万棵,成活率不错,再过不久,就要筹备冬天造林的树苗了。”他说。 8月28日拍...

新时代中国调研行·黄河篇丨黄河风光好 乡村旅游热

来源:新华网   2023/10/26

新华社呼和浩特10月8日电 (记者 赵泽辉)“前一桌客人还没吃完,后面的客人就等上了。”樊瑞清一边擦桌子一边说,她的农家乐最多可接待40人,国庆假期天天满座。说话间,有一群游客打来电话订餐,“实在是来不及了,过会儿还得去鱼塘捞鱼”,她连声说着抱歉。 依托黄河自然和文化资源,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托...

内蒙古发布秋季旅游十条精品线路

来源:新华网   2023/09/22

14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发布秋季十条精品旅游线路,推出多条为秋季旅游开设的专列。 十条秋季旅游精品线路分别是阿拉善盟“额济纳旗金色胡杨摄影之旅”,邂逅秋日胡杨的金色浪漫;呼伦贝尔市“兴安林海自驾寻秋之旅”,沉浸浩瀚的深秋林海;呼伦贝尔市沿边地区“金秋边境俄蒙风情探寻之旅”,体验边境贸易区的...

情满黄河|走进黄河中上游内蒙古乌梁素海

来源:新华社   2023/09/22

内蒙古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重要的功能性湿地,生态治理直接关系到黄河中下游和华北地区的生态安全。 自2018年以来,内蒙古坚持系统观念,强化系统思维,统筹乌梁素海流域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实现从保护一个湖到保护一个生态系统的一体化、系统化修复治理,让这颗“塞外明珠”更加璀璨。 ...

第十二届乌兰察布草原之旅那达慕开幕

来源:新华网   2023/08/24

新华网呼和浩特8月13日电(李国栋)8月12日晚,以“相约草原·遇见那达慕”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乌兰察布草原之旅那达慕开幕,数万名游客和群众相聚四子王旗格根塔拉景区,共同欢庆文旅盛会。 开幕式现场灯光璀璨、牧歌悠扬,观礼台上宾客满座、热闹非凡。20时18分,仪仗队护卫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步伐矫健地走进会...

天蓝水清地绿 幸福内蒙古的“标配”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8/24

天空湛蓝清新,山川林木葱郁,河湖鱼翔浅底,草原牧歌欢唱…… 今天,118.3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因生态越来越好“气质”更优雅、“颜值”更高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盈。 近年来,内蒙古把解决环境污染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紧盯重点地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

北疆文化故事:遇见河套人 一处秘境的惊艳传奇

来源:内蒙古日报微信公众号   2023/07/25

这是一次跨越亘古的相遇。 在中国西北部的鄂尔多斯高原上,萨拉乌苏河宛如一条蜿蜒的长龙,深藏于毛乌素沙地南端。黄沙碧水,深谷清流,交织交融。 20世纪20年代,法国地质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在萨拉乌苏河流域发现一枚旧石器时代智人左上侧门齿,从此,一个轰动世界的古人类遗存被发现。 百年间,蕴藏着丰富...

中国人为何是“龙的传人” 揭秘“龙”的前世今生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7/25

红山文化C形龙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西周虢仲墓出土的龙形玉佩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唐鎏金铁芯龙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明青花加矾红彩海水龙纹盘 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春秋早期秦国的秦公镈,其四面的扉棱与钟钮都是由相互缠绕的龙构成。本报记者李韵摄光明图片 ...

东西问|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返本开新与开放包容中实现文明发展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6/20

中新社北京6月19日电题: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在返本开新与开放包容中实现文明发展 中新社记者 马海燕 今天的中国高度重视文化精神滋养和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如何从五千年传统文明汲取养分?如何借鉴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为我所用?中新社“东西问”近日专访清华大学副校长彭刚...

李世伟:“考古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6/20

【一线讲述】 “考古发展迎来黄金时代” 讲述人:仰韶村遗址第四次发掘现场负责人 李世伟 2020年8月22日,位于河南省三门峡市渑池县的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正式启动。我一直负责仰韶村遗址的考古发掘、整理和研究工作。 近3年来,我们对仰韶村遗址生活居住区和壕沟区域进行了发掘,并取得了一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