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在故宫举办交流活动

来源:新华网   2023/08/24

8月22日,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娄玮(右)、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馆长吴志华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接受采访。新华社记者金良快摄 新华社北京8月22日电(记者杨湛菲)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双城青年文化人才交流计划”22日在故宫博物院举办交流活动。16位参加计划的京港两地大学生相聚北京参观故宫博物院,并就两地...

暑期档票房创新高 档期是“票房灵药”吗?

来源:北京青年报   2023/08/24

作为与春节档、国庆档并列的三大档期之一,电影市场暑期档因时间跨度长,成为各大片方的“必争之地”。近年来,一批堪称口碑与票房俱佳的国产现象级影片的上映,让暑期成为孵化奇迹的档期。今年暑期档更不例外。 国家电影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8月18日7时,我国2023年电影暑期档票房达178亿元,超过2019年...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将推出多个全新展览

来源:新华网   2023/07/26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发言人25日表示,踏入营运第二年,将更新博物馆常设专题展览,并带来全新特别展览,包括今年下旬推出的“凝视三星堆——四川考古新发现”和与英国国家美术馆合办的两大特展。 发言人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在过去一年共举办了12个大型展览,除了以轮换方式展示来自故宫博物院的珍贵文物,更与世界...

数字戏剧:艺术与科技的邂逅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2023/07/26

6月6日,中央戏剧学院成立数字戏剧系。在此之前,IN-BOX空间舞台作品《经海山》、“数字梅兰芳”等具有数字戏剧雏形的作品和项目已在各地悄然出现。作为艺术与科技碰撞融合而生的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数字戏剧不仅将为观众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也将为舞台艺术创造出极具想象空间的发展前景。 IN-BOX空间...

盛世修典,赓续文脉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出版发行

来源:中国孔子网   2023/06/20

盛世修典,赓续文脉;阿胶通典,通达古今。6月9日,中华老字号中医药发展大会暨首届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会议在山东东阿举办,中医药史上的首部《阿胶历史文化通典》同步发行。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发行仪式现场 《阿胶历史文化通典》是一部集权威性、史料性、实用性于一体的百科全书,该书将阿胶作为专门史的研...

网络文学呼唤学术研究

来源:光明日报   2023/06/20

日前,北京大学中文系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学术研讨会。研讨的主角是“北京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丛书”第一辑收录的7本书。这7本书都是研究网络文学的博士学位论文,作者均为90后年轻学者。 最近20年,中国网络文学强势崛起,其影响力也已经溢出文学领域,成为影视、游戏、动漫的重要内容源头。伴随“网文出海”,网络...

中国文溯阁《四库全书》原大原样影印精选版面世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5/23

15日,中国文溯阁《四库全书》原大原样影印精选版《文溯阁四库全书影印精选》在甘肃兰州市首次出版面世。其历时三年整理,涵盖《潜夫论》《拾遗记》《文房四谱》《法书要录》《画史会要》等文化精华,共计40卷,分为3函,5种,18册。 “文溯阁本的总体品质和文渊阁本不相上下,妥善收藏极为重要,而影印和仿真出...

让展览“动起来”“美起来”“活起来”

来源:科技日报   2023/05/23

如今,观展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博物馆的内涵和形式也越来越丰富。博物馆的功能正在从传统的展览教育和文物保护向休闲娱乐、教育和文化旅游转变。其中科技因素也逐渐凸显,科技主题展览数量和质量不断提升,科技手段在展览服务中的应用也更加成熟。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本版特推出专题内容和系列文章,展现“...

去远行、去东方、去壮游——重走山阴故水道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4/13

日前,本报记者对浙东运河、“浙东唐诗之路”的保护和融合进展进行了调研体验。 2008年,浙东运河成为正在申遗的“大运河”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丰富了大运河漕运功能体系,成为东亚大陆上历史悠久的陆路与海上交往的关键性实证。近年来,“浙东唐诗之路”也叠加到浙东运河上,同样形象地描述了运河遗产地精神...

让非遗“活化石”融入现代生活

来源:人民日报   2023/04/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绵延传承的生动见证,是增进民族团结、维系国家统一的重要基础。 辽宁开展2023年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进社区公益惠民活动;安徽发布“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推动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广东举办粤港澳大湾区工艺美术博览会,非遗精品力作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