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人类象形文字的“活化石”

来源:新华网   2023/03/20

3月17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在整理水书文献。 水书被称为象形文字的“活化石”。水书中记载了水族的天文、地理、民俗、伦理、哲学、美学等文化信息,被称为水族的“百科全书”。2006年,水书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新华社记者 欧东衢 摄 3月17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的工作...

讲好文化遗产里的中国故事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03/20

前不久,一部每集只有15分钟的文化专题片,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兴趣。 专题片里,中国文物学会会长、北京东城文化发展研究院院长单霁翔,在约40摄氏度高温下,与清华大学张谨教授一起,穿行在北京市东城区,边走边说,聊起了东城区的诸多文化遗产。 一位北京观众说,虽然从小东城生、东城长,但是对很多文物古迹并不...

西口之路通古今(下)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2/13

杀虎口 记者采访 大同古城 走西口古道 明朝的东胜卫故城遗址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走西口,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团结之路、繁荣之路。内蒙古日报社“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8人,循着当年晋陕冀先民们走西口的足迹,越长城过黄...

西口之路通古今(上)

来源:内蒙古日报   2023/02/13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走西口是中国近代史上重要的人口迁徙事件之一。走西口,走出了一条发展之路、团结之路、繁荣之路。内蒙古日报社“循迹西口”采访组一行8人,循着当年晋陕冀先民们走西口的足迹,越长城过黄河,19天行程3000多公里,深入山西省忻州市、大同市、朔州市,陕西省榆林市和内蒙古自治区鄂...

“唐诗西韵”回响大洋彼岸,中华之声架中美沟通之桥!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12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刘越新年伊始,大洋彼岸的北美观众就收到了一份别致的东方礼物。当地时间6日、7日晚,中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欢乐春节”大型文化交流活动以《唐诗的回响:iSING! Suzhou和费城交响乐团中国新年音乐会》在费城基默演艺中心与纽约林肯中心的精彩上演拉开了序幕,给广大乐迷带来了一...

明清两代流行的马面裙,有哪些特点?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3/01/12

中新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 上官云近年来,“国潮文化”逐渐兴起,汉服成为很多年轻人的“心头好”。从精美的纹饰到到精致的款式,汉服凭借丰厚的文化内涵,在当下依旧焕发着光彩,也是社交平台上的热门话题。 何谓“汉服”?汉服有哪些款式?南通大学副教授曹喆表示,周代至汉代的衣裳多是宽衣大袖,右衽与褒衣大袖是...

方寸之间做文章,小盘扣以“布”为笔传递中华文化

来源:中国网   2022/12/23

盘扣是绽放于旗袍之上的传统符号,随着时光更迭,沉淀出了浓厚的文化记忆,蕴藏了中国匠心之巧。历经岁月,作为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组成元素,继承与发展并进已成为有效传承的重要路径。魏颜杰即是深耕中国传统服饰领域,传承盘扣、旗袍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之一。她以布为笔、以线为墨,勾勒出曼妙灵动的艺术画卷,形象地将华...

乌兰牧骑:红色嫩芽一路芬芳

来源:新华网   2022/12/23

  新华网呼和浩特11月21日电(王宇天 郝芳芳)初冬时节,辽阔草原一片寂寥,坐在演出大巴车上的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长扎那,望着车窗外湛蓝的天空,感慨万千。   65年前,前辈们坐着马车,走向草原深处。   65年后,队友们坐着大巴,驶向草原深处。   时间的流动,带来的是新的图景。 ...

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再添实证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22/11/14

图为内蒙古后城咀石城遗址。资料图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孙金松19日在此间表示,内蒙古呼和浩特发现的后城咀石城遗址是目前内蒙古地区发现的等级最高、规模最大龙山时代石城遗址。这里首次发现了史前时期最早的两条地下通道,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再添实证。 9月16日,中国国家文物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

《故宫艺术史》:故宫文物,几乎件件是国宝!

来源:北京日报   2022/11/14

《故宫艺术史》 祝勇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故宫艺术史》是一部由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串连起来的中国艺术史,或者说,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文物,本身就构成了一部宏大、浩瀚、可视的中国艺术史。 故宫博物院总共收藏超过186万件(套)文物,这些可移动文物,包括陶瓷、玉石、青铜、碑帖、法书、绘画、珍宝、漆...